AI大航海时代,再看不懂PCB真要落伍了

初识PCB:电子产品之母,你很难不动心
1)有电的地方就有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缩写为大家熟知的PCB,又被称为印刷电路板,因其制造采取“电子印刷”工艺而得名。
PCB的作用,是充当电子元器件进行电气互连的载体与起到支撑作用的基座,不仅为线路提供电绝缘等电气阻抗特性,还承载着电子设备的数字/模拟信号传输、电源供给、射频信号发射/接收等功能。


其实,理解PCB也没有这么复杂,在家中,不同的电器需要通过复杂的电路最终连接起来,电子设备也是类似的,里面的元器件需要通过电路连接才能运转。只不过当今的电子设备越来越追求小型化,所以如芯片、电容、电感、电阻、继电器等元器件,就需要通过PCB板子上的微缩化线路连接起来,而不是直接使用笨重的电线。
这就形成了,有电的地方就有PCB,其应用下游涵盖消费电子、PC、通信、汽车电子、航空等众多产业,所以PCB也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电子产品之母。
PCB行业的市场规模,跟随数字经济发展,历年来都是持续增长的态势,期间穿插着周期波动。根据行业内最权威统计机构Prismark的数据,全球PCB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了817亿美元,过去的复合增速在3.8%左右。按照这个速度,预计到2027年,全球的PCB市场规模将有望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
1000亿美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同为元器件的半导体,全球市场规模5000-6000亿美元,PCB的市场将达到半导体的1/5,这显然是不容忽略的一个大市场。另外,中国的PCB行业在全球的地位,是远领先于半导体的,是一个相当具有竞争力的环节。

图:全球PCB产值统计,资料来源:Prismark

中国PCB受益于产业转移而独冠全球
过去十多年,中国PCB行业产值的复合增速达到8%,基本倍速于全球行业增速的3.8%。PCB是一个资本、劳动和技术的密集度都相对均衡的行业,因此过去产业跟随着电子产业的变迁以及对低成本的追求,从由美欧日转向韩国、中国台湾,最后又转向中国大陆。
可以说PCB和中国是天作之和。首先,中国是全球PCB消费的主要地区,在生产端又具备劳动力、资源、政策、产业聚集等全方位的优势;最终过去30年,在台商、港商的帮助下,中国大陆最终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形成全球最大的PCB产业集群。
产能角度,2006年中国便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PCB生产国,时至今日,中国大陆产能在全球的 占比达已经达到惊人的54%。日本、中国台湾,只保留了部分高端PCB产能。而现如今的中国PCB企业,开启了在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建厂的热潮,颇有行业领导者的风采。
技术方面,国内PCB企业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如苹果手机用的软板FPC,鹏鼎控股和东山精密,已经替代日系企业,占据了主要的份额。在配合特斯拉的智能汽车战略中,国内的世运电路、东山精密等企业走到了最前面;而最新的AI服务器中的HDI板,国内的沪电股份、胜宏科技等也大有超越台企的趋势。
根据Prismark的预计,即使到2028年,中国还是牢牢占据PCB的头把交椅,即使份额提升最快的东南亚,也得益于中国企业过去投建新的产能而非其本土…

该文章结果被截断,无法继续输出。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AI大航海时代,再看不懂PCB真要落伍了

https://www.gptnb.com/2024/08/16/2024-08-15-auto4-zQDhCr/

作者

ByteAILab

发布于

2024-08-16

更新于

2025-03-21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