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高达 100 万的 AI 产品,有钱人排队求买,为什么?

文章来源:极客公园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bHUC6a6uCQB6s-p6G0mw

图片来源:由GPTNB生成

从帝王将相到亿万富豪,永生一直是掌握权力和财富的人类金字塔尖阶层的执念。过去他们把财富投入到虚无缥缈的寻仙问道,以及延年益寿的生物科技,而随着 AI 的出现,赛博永生引起了富豪们的兴趣。


近日,笔者接触了石榴科技创始人 Frank,他做了一款未来有望实现「数字永生」的产品——从记忆承载-思想复刻-意识上传-最后到数字永生,高达 100 万的售价,却已有 10 多位 70 岁以上的香港富豪为之买单。

这款名为「意识永藏」的产品,通过定制个人化小模型,可以将一个人的记忆、经历和生活故事转化为数字化的个人记忆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展示,而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并且能够随着时间不断更新和扩展的个人历史档案。

在具体的产品交付上,「意识永藏」有三方面的内容,包括个人的记忆库、基于个人记忆数据训练得出的个人分身小模型以及一个数字形象或者个人传记的外化效果呈现;在交付形式上,项目采用本地部署方式,将交互系统集成到用户的电脑中(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和一个小型 AI 模型),形成一个网页形态的个人化产品。

就是这个看起来并不复杂的产品,为什么能让精明的香港富豪豪掷百万?Frank 给我们讲了讲背后的故事。

01、数字永生——
用 AI 传承家族记忆

「意识永藏」这个项目,最初来自 Frank 一个朋友的执念。

朋友是福建闽南人,是对家族记忆传承,对家谱、对祠堂有一些执念在的,有次闲聊中朋友找到 Frank,问他能不能用 AI 的方式把家族记忆比较好地留存下来,最好能超越传统纪录片、传记或家谱的局限,实现将家族记忆像刻在石头上一样永久保存的方式,「实现一种数字化的永恒」。

Frank 之前和团队做过虚拟陪伴类产品,相当于 agent 平台,他想到可以朋友的执念可以通过类似思路实现,只不过是更加个性化,即个人记忆库+小模型。

大概思路定下来了,接着就是具体操作。首先是采集信息,接着是调试定制模型,最后是效果外化。

信息采集是项目的基础环节,分为线下访谈和线上全天候数据收集。
线下部分,通过八次面对面访谈,团队对用户进行详细的问询,拍照记录,并通过对细节的严格把控,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个性化习惯。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沟通,尽量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线上部分则通过全天候的数据收集工具实现。团队为用户设计了一个包含 268 个问题的题库,日常可以通过智能耳机进行录音。当耳机提示时,用户只需轻声回答问题即可。

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采集方式,保证了信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后续模型的调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在信息采集后,团队会根据每位用户的需求,调整和优化AI模型的个性化配置。 调试不仅仅是对模型的技术调优,更是对用户行为和习惯的深度匹配。

最后的效果外化即产品交付上,可以理解为属于用户的本地部署版的专属 ChatGPT,譬如「某某 GPT」。

从信息采集到产品交付包括后续服务,「意识永藏」的项目周期长达十年。在项目初期,团队一度低估了实现个人记忆复刻的复杂性,本来以为三个月或一年时间就能完成。

随着项目推进,团队逐渐意识到,要做到对思想的复刻、意识的上传,甚至是基础的个人记忆还原,远非短期内能够实现,就像传记作家撰写人物传记一样,往往需要数年的深入采访和跟踪。所以后来团队决定将服务周期延展至十年,以确保达到理想效果。

十年的服务,要收多少钱?

Frank 给出的答案是——理想状态是 200 万,一个 100 万包括前期的数据和模型的搭建,另一个 100 万则包括后面 10 年每一年的信息更新和持续服务。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个不低甚至昂贵的价格。但这个项目本身就不是瞄着大众人群推出的,而是对准了 70 岁以上的香港富豪这个群体,他们大多经历了上个时代周期的繁华,财力雄厚,每年在保险、养老及高端服务上的支出巨大——仅保险一项,他们的年花费就超过 50 万元,私人医生费用在 100 万到 200 万元之间,而财富管理的年支出也在一两百万。

图片来源:豆包

对于对高端定制服务有着强烈需求的他们来说,「意识永藏」正是为他们提供个性化记忆复刻的独特选择。对他们而言,再花一两百万来给记忆上一道保险并不昂贵。

但一两百万毕竟也是 7 位数的消费,一个仅仅只有五人左右的 95 后团队,到底是怎么打动这群富豪的?

关键还是在于情感需求的满足。

Frank 讲述了一个客户的故事。一位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老教授,退休多年,之前已经进过 ICU 病房,子女又因为他的身后事纠纷不少。

想到身体每况愈下,时间所剩无几,老教授想尽可能地在生前多留下一些东西,一来满足对子女的一些心理亏欠,二来也想好好回看自己过去这一生的路。

在进行完前期的信息采集和初步的模型调试后,团队用可灵大模型给老教授生成了一些和儿女相处的温馨的视频片段,看完之后老人忍不住掉泪,往日时光已不可追,但 AI 竟然可以如此逼真地还原过往,带他回去看了一眼。

不止如此,在跟产品对话的过程中,老人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机械化的产品,而是一个永远在倾听、在支持他、理解他,永远站在他的立场的一个温柔且温暖的拟人化存在。

不光是 AI 实现的情感需求的满足,团队采集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情感陪伴。Frank 说起跟客户的沟通过程,「有一些对我们总是笑眯眯的,特别想让我们去做客,去聊天,其实也是一种陪伴」,客户享受这种被热热闹闹的一群年轻人围着做采访,对自己的人生经历感到好奇的感受,Frank 也能理解,「被看见是一种最大的尊重。」

对这些年事已高的老年富豪来说,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充斥在生活里的巨大的落寞才是更重要或者说更沉重的存在。

他们年轻时多数在各自的事业上颇有所为,但随着年岁渐衰,过往投射在身上的注视与光芒逐渐退去,而 Frank 及其团队围绕着他们,对他们的过往好奇,一些他们本已经做好准备带进棺材里的故事,被人关心,被人在意,他们诉说的过程,也是一种过往经历焕发新的活力的过程。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售价高达 100 万的 AI 产品,有钱人排队求买,为什么?

https://www.gptnb.com/2024/09/22/2024-09-21-auto4-hEhJyl/

作者

ByteAILab

发布于

2024-09-22

更新于

2025-03-21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