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AI创业者:不敢再谈理想,怕伤钱
在全球AI行业陷入迷茫的背景下,阿里云仍然开了一场“AI浓度爆表”的云栖大会。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投资人对千篇一律的AI技术和大模型感到审美疲乏,他们更关心AI该如何赚钱。
今年的云栖大会上,在展示AI与产业相融合的商业化前景的同时,阿里云也要为陷入迷茫的AI行业加油打气。
ChatGPT引发的人工智能热潮被疯狂追捧一年多后,AI行业开始陷入迷茫。距离OpenAI发布GPT-4已超过一年半,GPT-5还迟迟不见踪影,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也没有全面开放。微软、英伟达的市值均较今年上半年的高点回落10%以上,资本市场开始对持续高投入所能产生的回报产生怀疑。
华尔街对冲基金Elliott Management提醒它的投资者,人工智能的许多应用可能永远不会具有成本效益,永远不会实际正常工作,它只会消耗太多能源,或者将被证明是不可信赖。
在这样的背景下,阿里云仍然开了一场“AI浓度爆表”的云栖大会。与去年云栖大会的相同之处在于,AI依旧是今年的主角,但配角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理想、生态、技术,而是来自AI创业公司、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他们穿梭在各个展厅,少了几分对技术的痴迷,多了一些对钱的焦虑。
与之相映射,在台上,阿里云分享着AI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探讨商业化前景。
“过去22个月,AI发展的速度超过任何历史时期,但我们现在依然还处在AGI变革的早期阶段。”一向很少公开露面的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上试图给行业送上一颗定心丸。
理想为现实让位
此次云栖大会设置了三个展馆,分别是1号“人工智能+”馆、2号“计算”馆,以及3号“前沿应用”馆。其中,前两个展馆均位于主会场旁边,而3号展馆需要在园区步行大约15分钟才能达到。
在台风“普拉桑”的影响下,9月19日云栖大会开幕当天,杭州一整天都在断断续续地下着大雨,这让参会者在各个场馆之间的通行极为不便。即便如此,距离最远的3号馆还是挤满了人。
“那些大模型展馆的东西都看腻了,想看看应用馆有什么新东西。”一位冒雨前来的参会者告诉雪豹财经社。
在形形色色的AI相关展会或论坛上,进门两块大屏已是标配,一个屏幕显示全球各个主要大模型的发布时间节点,另一个屏幕显示Scaling Law(尺度定律,指随着模型参数量、数据量的提升,性能也会不断提升)和如何迈向AGI(通用人工智能)。这次的云栖大会1号馆也不例外。
但对这些飘渺的理想和一连串大同小异的参数,AI从业者已经…
Source: 雪豹财经社
Images Sources: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这一届AI创业者:不敢再谈理想,怕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