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最大的落地场景出现了|2024数字开物大会成功举办
9月27日,以“探索AI边界 重构数字场景”为主题的2024数字开物大会在北京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中国信息协会集团企业数字化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数字开物、大健康派、北京首科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本次大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数字开物协办的“2024产学研融通创新活动”在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同期举办。
活动现场,来自中国信通院、清华大学、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北京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建筑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中国中纺集团、中国电子云、正大集团、腾飞资本、大陆智源机器人、珞石(山东)机器人、伽利略(天津)技术、思必驰、智維引擎科技的众多机构领导和企业高管出席本次活动并进行了精彩分享,更有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大科研机构院校、产业以及科技领域的领导、高管及研发部门负责人共同见证了当前AI及大模型在产业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以央企为代表的产业数字化领域可能正在成为当前AI大模型的最大落地场景。
交互式的智能体将促进自动驾驶与机器人的协同发展
在主题演讲环节,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邓志东为参会嘉宾带来《智能体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中的协同进化》分享。邓教授认为,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之上,利用深度强化学习,使最终获得的端到端多模态智能体,进一步助力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与协同进化。
邓志东教授在演讲中聚焦于智能体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中的协同进化,他提出了端到端一体化具身解决方案新范式的重要性。这一新范式通过与通用多模态大模型结合,能够更好地模拟和学习真实世界物体间的相互关系及物理规律,从而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自主性,推动L2++的NOA向更加泛化的L3/L4级别迈进。邓教授还强调了基于现有开源大模型(如Llama3.0)进行微调的优势,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对大规模预训练数据和算力的需求,而且可以针对特定任务(如具身理解、推理和动作生成)实现高效的优化。此外,邓教授指出,交互式的智能体将促进自动驾驶与机器人的协同发展,借助高质量的多模态混杂训练数据集以及深度强化学习等技术手段,有望在未来实现接近甚至超越人类水平的复杂逻辑推理能力。
实时数据对于AI大模型的即时决策至关重要
大会现场,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部副总经理杨富春先生进行了题为《AI大模型在建筑业的应用研究与探索》的主题演讲。
杨富春表示,垂直行业将是AI大模型的主战场,建筑行业AI大模型是针对建筑行业特定任务或场景的大模型,通常使用任务相关的数据进行预训练或调优,以提高…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大模型最大的落地场景出现了|2024数字开物大会成功举办
install_url
to use ShareThis. Please set it in _config.y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