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孙正义抢英伟达的大客户并与供应商谈判!少赚 1500 亿美元后,寄托于 Arm 成为下一个英伟达,明年生产 AI 芯片

文章来源:Newin有新

图片来源:由GPTNB生成

在 6 月份软银股东大会回顾上,孙正义提到其投资生涯的重大失误 —— 2019 年清仓 4.9% 英伟达股份,错失 1500 亿美元的潜在回报。根据孙正义介绍,他曾计划将英伟达纳入软银的技术版图,甚至希望收购英伟达并将其私有化,但最终没有成功。


图片来源:由GPTNB生成

此外,软银也曾计划投资 OpenAI,但由于 Sam Altman 最终决定接受微软的投资,而与 OpenAI 失之交臂。所幸的是软银在 2016 年以 320 亿美元收购的 ARM 终在去年 9 月 IPO,目前 ARM 最新市值接近 1362 亿美元,软银仍然持股 90%,一举带动了软银市值的走高。

今年 5 月,ARM 被曝计划 2025 年推出 AI 芯片,同时软银将斥资 640 亿美元将集团向 AI 转型,包括投资数据中心以及机器人技术等。

图片

同马斯克,不能拥有 OpenAI 不如动手戳一个 xAI。错失英伟达,也让软银开启自己造“英伟达”的念想。根据《金融时报》,软银曾与英特尔就生产 AI 芯片以对抗英伟达进行过谈判,但由于英特尔未能满足软银的要求,这一计划最终失败。

软银将谈判失败归咎于英特尔,原因是英特尔方面无法满足软银对产量和速度的要求。那么客户和资金从哪里来?孙正义向谷歌以及 Meta 等大型科技公司推销他雄心勃勃的计划,涵盖了从芯片生产、软件到为数据中心提供处理器所需的电力等多个领域。

然而,建立新的芯片生产业务所需的巨额投资的一部分可能来自于资金充裕的大型科技公司提前下的订单。当然,孙正义的做法不免受到客户质疑。例如,将 Arm 投入芯片生产可能会损害其与英伟达的的关系,而软银认为这种风险是值得冒的。

孙正义希望自己设计并生产 AI 芯片,甚至认为在未来几个月内就能有原型机问世,包括近期收购的英国 AI 芯片制造商 Graphcore 有助于其芯片生产。目前,孙正义开始转向与台积电合作进行芯片设计,但仍未达成协议,而此前与英特尔的谈判也是希望加速芯片生产。

当然,英特尔现在也不好过,二季度财报宣布运营亏损 70 亿美元后,股价暴跌 20%,并宣布了裁员 1.5 万人,甚至在前两天被曝清仓了 188 万股价值 1.47 亿美元的 ARM 股权,此举或意味着与软银的合作渐行渐远。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曝孙正义抢英伟达的大客户并与供应商谈判!少赚 1500 亿美元后,寄托于 Arm 成为下一个英伟达,明年生产 AI 芯片

文章来源:Newin有新

图片来源:由GPTNB生成

在 6 月份软银股东大会回顾上,孙正义提到其投资生涯的重大失误 —— 2019 年清仓 4.9% 英伟达股份,错失 1500 亿美元的潜在回报。
根据孙正义介绍,他曾计划将英伟达纳入软银的技术版图,甚至希望收购英伟达并将其私有化,但最终没有成功。


图片来源:由GPTNB生成

此外,软银也曾计划投资 OpenAI,但由于 Sam Altman 最终决定接受微软的投资,而与 OpenAI 失之交臂。
所幸的是软银在 2016 年以 320 亿美元收购的 ARM 终在去年 9 月 IPO,目前 ARM 最新市值接近 1362 亿美元,软银仍然持股 90%,一举带动了软银市值的走高。
今年 5 月,ARM 被曝计划 2025 年推出 AI 芯片,同时软银将斥资 640 亿美元将集团向 AI 转型,包括投资数据中心以及机器人技术等。

图片来源:由GPTNB生成

同马斯克,不能拥有 OpenAI 不如动手戳一个 xAI。错失英伟达,也让软银开启自己造“英伟达”的念想。
根据《金融时报》,软银曾与英特尔就生产 AI 芯片以对抗英伟达进行过谈判,但由于英特尔未能满足软银的要求,这一计划最终失败。
软银将谈判失败归咎于英特尔,原因是英特尔方面无法满足软银对产量和速度的要求。
那么客户和资金从哪里来?孙正义向谷歌以及 Meta 等大型科技公司推销他雄心勃勃的计划,涵盖了从芯片生产、软件到为数据中心提供处理器所需的电力等多个领域。
然而,建立新的芯片生产业务所需的巨额投资的一部分可能来自于资金充裕的大型科技公司提前下的订单。
当然,孙正义的做法不免受到客户质疑。例如,将 Arm 投入芯片生产可能会损害其与英伟达的的关系,而软银认为这种风险是值得冒的。
孙正义希望自己设计并生产 AI 芯片,甚至认为在未来几个月内就能有原型机问世,包括近期收购的英国 AI 芯片制造商 Graphcore 有助于其芯片生产。
目前,孙正义开始转向与台积电合作进行芯片设计,但仍未达成协议,而此前与英特尔的谈判也是希望加速芯片生产。
当然,英特尔现在也不好过,二季度财报宣布运营亏损 70 亿美元后,股价暴跌 20%,并宣布了裁员 1.5 万人,甚至在前两天被曝清仓了 188 万股价值 1.47 亿美元的 ARM 股权,此举或意味着与软银的合作渐行渐远。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5张PPT,撑起百亿IPO

文章来源:东四十条资本

文章原标题:《5张PPT,撑起一个IPO》

图片来源:由GPTNB生成

今年最热门的IPO之一。

作者丨张雪

就在黄仁勋高位陆续减持英伟达时,其新晋竞争对手Cerebras上市又迎来新进展,首次明确了上市时间表,可能于今年10月登录纳斯达克。


另据Caplight称,二级市场投资者对Cerebras的估值在42亿至50亿美元之间,此次IPO将标志着半导体行业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今年最热门的IPO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Cerebras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共完成了六轮融资,共筹集7.587亿美元。

从融资节奏来看,每年一轮不算激进,估值增长则是另一番情景:2016年A轮融资完成后,估值为6450万美元,而到2021年,其估值已超40亿美元,也就是说短短五年,其估值涨了62倍。

不过有趣的是,在2021年AIGC逐渐开始火热后,Cerebras反而没有一次融资,最近一轮的F融资,还是在2021完成的,并且据报道,为了这次IPO能成功吸引到投资者,Cerebras还在准备一轮估值相比F轮下降47.16%的F-1轮融资。IPO前的估值波动如此剧烈,反映出市场对Cerebras的前景有不少分歧。

那么问题来了,Cerebras究竟是什么来头,50亿VS3万亿,这么大的数量级差距,Cerebras凭什么配看作英伟达的竞争对手呢?

Cerebras是谁?

不同于英伟达传统的竞争对手,某种意义上说,Cerebras是一个年轻公司,尽管它成立于八年前。

Cerebras的故事要从其两个创始人谈起。作为联合创始人,Andrew Feldman和Gary Lauterbach分别担任Cerebras的CEO和CTO。

其中,Andrew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其第一份工作是在RiverStone Networks担任营销和企业发展副总裁,他伴随了RiverStone整个创业生涯,从成立之初到其2001年成功IPO。离开RiverStone后,他加入了Force10 Networks,从事产品管理、营销和业务拓展等业务。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Gary在计算机架构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认为是行业内领先的计算机架构师之一,他持有超过50项专利。

在早期职业生涯中,他曾在Sun Microsystems担任杰出工程师,是UltraSPARC III和 UltraSPARC IV 微处理器的首席微处理器架构师,并在Sun实验室担任DARPA HPCS Petascale计算项目的首席架构师。除此之外,Gary还担任过9300万美元美国能源部高效能计算项目的主要研究员。

需要指出的是,Cerebras并非是这两个人的首次合作。

在创办Cerebras之前,他们与Anil Rao在2007年创办了一家专注于低功耗服务器技术的公司-SeaMicro,SeaMicro以其创新的微服务器设计而知名,这些设计被设计用于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同时显着降低能耗。

2012年,为了加强自己在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的竞争力,AMD宣布以3.3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eaMicro,随着这笔交易的完成,Andrew Feldman和Gary Lauterbach也加入了AMD。

好景不长,2015年,AMD宣布放弃SeaMicro业务,专注于高性能服务器CPU,这时,Andrew Feldman和Gary Lauterbach也选择了离开,随后成立了Cerebras,继续在高性能计算领域进行创新。

成立之初,Cerebras只有五张PPT和一份新计算机架构的理论计划。

在当时几乎没人相信这家初创公司能推出可与Nvidia芯片相媲美的产品,不过,他们真的做到了,即发布了适用于模型训练和推理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海量内存的特殊大型芯片。

剑指英伟达

Cerebras开始引起轰动,是因为他们预见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繁荣。

这个团队很早就发现了传统芯片架构在满足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应用日益增长的需求方面的局限性。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他们着手开发晶圆级引擎( WSE),它的大小与餐盘差不多,与业内常用的拇指指甲大小的芯片形成鲜明对比。

WSE在单个硅片上集成了数千个内核和数百亿个晶体管,大大缩短了处理器之间的数据通信时间,并能够更快、更高效地处理人工智能算法。WSE也被看做是Cerebras竞争优势的核心所在,它也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半导体芯片。

截止目前,Cerebras分别在2019年,2021年和2024年推出了WSE-1、WSE-2和WSE-3三款WSE产品。值得一提的是,Cerebras推出的WSE-2在今年被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纳入馆藏,并认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变革性成就。

另外,Cerebras整体的AI系统设计方法也是其优势之一,该方法既包括创新的硬件,也包括复杂的软件解决方案(Cerebras Software Framework),这使得用户无需具备硬件架构方面的深厚专业知识即可在WSE上高效部署AI模型。

与此同时,该系统可以定制以支持广泛的AI应用,从药物发现和基因组学到气候科学和金融建模,为很多行业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填补了AI研发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空白。

这两点也是使其成为英伟达少数竞争者的重要原因。此外,Cerebras自称是第一家利用不依赖GPU的AI系统,来训练容量高达130亿个参数LLM的公司。

而Cerebras今年3月发布的新品,更是与英伟达进行了直面较量,Cerebras表示WSE-3引擎是当今世界上最快的AI处理器,容量是Nvidia H100的880倍,带宽是Nvidia H100的7000倍。

有分析称,Cerebras之所以可以成为英伟达的竞争对手,是因为它在制造和销售芯片的方式上提供了差异化的方法,而且它有可能吸引到成为AI芯片竞赛参与者所需的资金。

5年估值涨62倍

公开资料显示,Cerebras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共完成了六轮融资,共筹集了7.587亿美元的风险资金。

从融资节奏来看,基本每年一轮,不算激进,但其估值增长来看,则是另一番情景,其2016年A轮融资完成后,估值为6450万美元,而到2021年,其估值已超40亿美元,也就是说短短五年,其估值涨了62倍。


URL: 原始链接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肢解」谷歌帝国!Chrome安卓或遭剥离,AI训练数据被迫共享

来源:新智元

【导读】反垄断案败诉,谷歌或将面临「分家」,一旦与Chrome和安卓操作系统解绑,谷歌该何去何从?

谷歌刚热热闹闹地开完「谷歌制造」发布会,一个晴天霹雳就打到谷歌头上——

违反反垄断法,全球搜索引擎霸主可能面临强制分拆!

一个商业帝国的兴起,往往伴随着不断的吞并和收购,谷歌亦是如此。没有巨大的财富饥渴,就不会有今天的「谷歌帝国」。


现任CEO劈柴手握谷歌的第2个接力棒,史无前例地处于风暴中心,这次他还能否力挽狂澜?

上周,谷歌搜索被判垄断,让整个科技行业都受到了震动。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何况是谷歌这样的巨头。

不仅搜索引擎的市场格局会发生显著变化,也会对苹果等公司的财务健康造成影响。

谷歌败诉,对于反垄断司法是一次史诗般的胜利,对谷歌而言,却是一次巨大的生存危机。

据悉,在法官做出裁决之后,司法部正在计划下一步行动,其中可能包括拆分谷歌——将谷歌剥离安卓或Chrome浏览器。

如果谷歌难逃此劫,这将是自80年代美国电信巨擘AT&T分拆以来最重大的企业分拆。

谷歌反垄断案的影响不止于它自身,也是对其他大型科技巨头,如亚马逊、苹果和Meta的一次警告。

搜索霸主

尽管谷歌不是唯一一家拥有搜索引擎的公司,但它已经成为网络搜索的代名词。

网络流量分析公司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份,谷歌的搜索引擎市场份额约为91%。事实上,从2009年以来,它就一直保持着约90%的市场份额。

谷歌的第二大竞争对手是微软的Bing,Bing的市场份额是多少呢?只有不到4%。

凭借具有主导地位的搜索引擎,再结合广告业务,带动了其年收入超过3000亿美元,使得谷歌及其母公司Alphabet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

谷歌占有这么庞大的市场份额,手段也很赤裸,那就是向苹果和三星等公司支付数百亿美元,将谷歌搜索作为设备和浏览器中预装的默认选项。

这让谷歌获得了如日中天的发展,也为今天的败诉埋下了祸根。

谷歌败诉

在谷歌与司法部和州总检察长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司法斗争后,美国司法部胜诉,联邦法官正式裁定谷歌违反反垄断法。

也就是说,谷歌输掉了二十多年来第一起重大科技反垄断诉讼。

最确凿的证据包括,谷歌向苹果公司支付了180亿美元,阻止苹果扩张搜索业务,确保谷歌在2021年继续成为默认搜索引擎。

此外,谷歌还拥有自己的网络浏览器Google Chrome和Android系统,这两者都使谷歌成为数百万设备上的默认搜索引擎。

华盛顿法官Amit Mehta在一份长达286页的裁决中表示,「谷歌的分销协议侵占了大部分普通搜索服务市场的份额,并蚕食了竞争对手公平竞争的空间。」

裁决书地址:https://assets.bwbx.io/documents/users/iqjWHBFdfxIU/rZ1UlL.0yQbo/v0

并且,通过独家分销协议垄断手机端和浏览器的服务,谷歌能够肆无忌惮地让在线广告不断涨价,而不会产生任何后果。

谷歌表示将对此裁决提出上诉,Mehta已下令双方…

---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https://gptnb.com)。

5张PPT,撑起百亿IPO

文章来源:东四十条资本

文章原标题:《5张PPT,撑起一个IPO》

图片来源:由GPTNB生成

今年最热门的IPO之一。作者丨张雪

就在黄仁勋高位陆续减持英伟达时,其新晋竞争对手Cerebras上市又迎来新进展,首次明确了上市时间表,可能于今年10月登录纳斯达克。


另据Caplight称,二级市场投资者对Cerebras的估值在42亿至50亿美元之间,此次IPO将标志着半导体行业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今年最热门的IPO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Cerebras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共完成了六轮融资,共筹集7.587亿美元。

从融资节奏来看,每年一轮不算激进,估值增长则是另一番情景:2016年A轮融资完成后,估值为6450万美元,而到2021年,其估值已超40亿美元,也就是说短短五年,其估值涨了62倍。


原文链接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肢解」谷歌帝国!Chrome安卓或遭剥离,AI训练数据被迫共享

反垄断案败诉,谷歌或将面临「分家」,一旦与Chrome和安卓操作系统解绑,谷歌该何去何从?

谷歌刚热热闹闹地开完「谷歌制造」发布会,一个晴天霹雳就打到谷歌头上——
违反反垄断法,全球搜索引擎霸主可能面临强制分拆!
一个商业帝国的兴起,往往伴随着不断的吞并和收购,谷歌亦是如此。没有巨大的财富饥渴,就不会有今天的「谷歌帝国」。


现任CEO劈柴手握谷歌的第2个接力棒,史无前例地处于风暴中心,这次他还能否力挽狂澜?

上周,谷歌搜索被判垄断,让整个科技行业都受到了震动。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何况是谷歌这样的巨头。
不仅搜索引擎的市场格局会发生显著变化,也会对苹果等公司的财务健康造成影响。

(此处省略中间部分内容)

先例
为了打破垄断,对大型科技公司进行分拆的举措早已有之。
上一个被反垄断官司缠身的是微软。
近20年前,正值互联网腾飞,微软将自己的Internet Explorer与Windows捆绑在一起,严重阻碍了其他浏览器的发展。
地区法院下令,要求微软将Internet Explorer与Windows解绑,拆分为两部分。
但微软上诉并获胜,避免了被分拆的命运。
2001年,微软的反垄断案才终于解决,以微软做出妥协而告终——允许制造商出售装有其他操作系统和其竞争对手软件的Windows PC。
微软之所以能死里逃生,部分原因是法官在初审期间发表了不当的公开声明。

共享数据
除了分拆,司法部给谷歌指了另一条路——将其数据剥离或授权给竞争对手,如微软的Bing或DuckDuckGo。
谷歌的合同确保其搜索引擎获得了最多的用户数据,是仅次于它的竞争对手的16倍。
谷歌对数据流的垄断,使得其竞争对手没有用来改进搜索结果的足够多的数据,也就无法和谷歌进行有效竞争。
欧洲最近颁布的「数字市场法案」也提出了类似要求,要求谷歌向第三方搜索引擎提供部分数据。
谷歌曾公开表示,共享数据可能会带来用户隐私问题,它只提供符合特定门槛的搜索信息。
image

这个措施也是有判例可循的。
1956年,司法部针对AT&T提起了第一起诉讼,要求AT&T提供免版税专利许可。
在微软反垄断案中,司法部要求微软向第三方免费提供一些API。

AI产品 or 搜索新功能?
多年以来,谷歌通过爬虫各个网站,来确保它们出现在搜索结果中。在加入AI竞赛以后,谷歌利用这些数据来开发自家的人工智能产品。
去年秋天,一些公司对此提出了不满和抱怨。
谷歌不得不开发了一种工具,允许网站阻止谷歌抓取数据,以用于AI产品的开发。
image
可谷歌并没有就此「收手」。
今年5月,谷歌推出了「AI搜索概述」,强行涵盖了所有网站的内容。
谷歌辩称,「AI搜索概述」只是搜索的一项新「功能」,而不是一个单独的AI产品。
已经被司法部盯上的谷歌,可能需要为它的种种行为做出解释。

参考资料:
https://fortune.com/2024/08/14/google-ai-future-needs-android-doj-breakup-threat-existential/
https://fortune.com/2024/08/14/google-monopoly-search-engine-dominance-chart-break-up/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8-13/doj-considers-seeking-google-goog-breakup-after-major-antitrust-win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5张PPT,撑起百亿IPO

文章来源:东四十条资本

文章原标题:《5张PPT,撑起一个IPO》

今年最热门的IPO之一。

作者丨张雪

就在黄仁勋高位陆续减持英伟达时,其新晋竞争对手Cerebras上市又迎来新进展,首次明确了上市时间表,可能于今年10月登录纳斯达克。


另据Caplight称,二级市场投资者对Cerebras的估值在42亿至50亿美元之间,此次IPO将标志着半导体行业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今年最热门的IPO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Cerebras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共完成了六轮融资,共筹集7.587亿美元。

从融资节奏来看,每年一轮不算激进,估值增长则是另一番情景:2016年A轮融资完成后,估值为6450万美元,而到2021年,其估值已超40亿美元,也就是说短短五年,其估值涨了62倍。

不过有趣的是,在2021年AIGC逐渐开始火热后,Cerebras反而没有一次融资,最近一轮的F融资,还是在2021完成的,并且据报道,为了这次IPO能成功吸引到投资者,Cerebras还在准备一轮估值相比F轮下降47.16%的F-1轮融资。IPO前的估值波动如此剧烈,反映出市场对Cerebras的前景有不少分歧。

那么问题来了,Cerebras究竟是什么来头,50亿VS3万亿,这么大的数量级差距,Cerebras凭什么配看作英伟达的竞争对手呢?

Cerebras是谁?

不同于英伟达传统的竞争对手,某种意义上说,Cerebras是一个年轻公司,尽管它成立于八年前。

Cerebras的故事要从其两个创始人谈起。作为联合创始人,Andrew Feldman和Gary Lauterbach分别担任Cerebras的CEO和CTO。

其中,Andrew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其第一份工作是在RiverStone Networks担任营销和企业发展副总裁,他伴随了RiverStone整个创业生涯,从成立之初到其2001年成功IPO。离开RiverStone后,他加入了Force10 Networks,从事产品管理、营销和业务拓展等业务。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Gary在计算机架构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认为是行业内领先的计算机架构师之一,他持有超过50项专利。

在早期职业生涯中,他曾在Sun Microsystems担任杰出工程师,是UltraSPARC III和 UltraSPARC IV 微处理器的首席微处理器架构师,并在Sun实验室担任DARPA HPCS Petascale计算项目的首席架构师。除此之外,Gary还担任过9300万美元美国能源部高效能计算项目的主要研究员。

需要指出的是,Cerebras并非是这两个人的首次合作。

在创办Cerebras之前,他们与Anil Rao在2007年创办了一家专注于低功耗服务器技术的公司-SeaMicro,SeaMicro以其创新的微服务器设计而知名,这些设计被设计用于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同时显著降低能耗。

2012年,为了加强自己在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的竞争力,AMD宣布以3.3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eaMicro,随着这笔交易的完成,Andrew Feldman和Gary Lauterbach也加入了AMD。

好景不长,2015年,AMD宣布放弃SeaMicro业务,专注于高性能服务器CPU,这时,Andrew Feldman和Gary Lauterbach也选择了离开,随后成立了Cerebras,继续在高性能计算领域进行创新。

成立之初,Cerebras只有五张PPT和一份新计算机架构的理论计划。

在当时几乎没人相信这家初创公司能推出可与Nvidia芯片相媲美的产品,不过,他们真的做到了,即发布了适用于模型训练和推理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海量内存的特殊大型芯片。

剑指英伟达

Cerebras开始引起轰动,是因为他们预见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繁荣。

这个团队很早就发现了传统芯片架构在满足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应用日益增长的需求方面的局限性。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他们着手开发晶圆级引擎( WSE),它的大小与餐盘差不多,与业内常用的拇指指甲大小的芯片形成鲜明对比。

WSE在单个硅片上集成了数千个内核和数百亿个晶体管,大大缩短了处理器之间的数据通信时间,并能够更快、更高效地处理人工智能算法。WSE也被看做是Cerebras竞争优势的核心所在,它也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半导体芯片。

截止目前,Cerebras分别在2019年,2021年和2024年推出了WSE-1、WSE-2和WSE-3三款WSE产品。值得一提的是,Cerebras推出的WSE-2在今年被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纳入馆藏,并认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变革性成就。

另外,Cerebras整体的AI系统设计方法也是其优势之一,该方法既包括创新的硬件,也包括复杂的软件解决方案(Cerebras Software Framework),这使得用户无需具备硬件架构方面的深厚专业知识即可在WSE上高效部署AI模型。

与此同时,该系统可以定制以支持广泛的AI应用,从药物发现和基因组学到气候科学和金融建模,为很多行业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填补了AI研发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空白。

这两点也是使其成为英伟达少数竞争者的重要原因。此外,Cerebras自称是第一家利用不依赖GPU的AI系统,来训练容量高达130亿个参数LLM的公司。

而Cerebras今年3月发布的新品,更是与英伟达进行了直面较量,Cerebras表示WSE-3引擎是当今世界上最快的AI处理器,容量是Nvidia H100的880倍,带宽是Nvidia H100的7000倍。

有分析称,Cerebras之所以可以成为英伟达的竞争对手,是因为它在制造和销售芯片的方式上提供了差异化的方法,而且它有可能吸引到成为AI芯片竞赛参与者所需的资金。

5年估值涨62倍

公开资料显示,Cerebras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共完成了六轮融资,共筹集了7.587亿美元的风险资金。

从融资节奏来看,基本每年一轮,不算激进,但其估值增长来看,则是另一番情景,其2016年A轮融资完成后,估值为6450万美元,而到2021年,其估值已超40亿美元,也就是说短短五年,其估值涨了62倍。

此外,虽说Cerebras提早押中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但在最近两年大模型的融资风暴中,并没有获得投资人的青睐。

最新一轮融资还是在2021年完成的。

2021年,Cerebras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数百万核心的人工智能集群架构,可以处理 120万亿个参数的神经网络。

同年11月宣布的F轮融资中,Cerebras筹集了 2.5亿美元,该轮融资由Alpha Wave Ventures、阿布扎比增长基金和阿布扎比科技集团G42联合领投,其他投资者包括Altimeter、Benchmark、Coatue、Eclipse、Moore和VY。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按照Benchmark的惯例,他们是只在早期项目出手的,而此次却参与了Cerebras的F轮,足以见得这家公司的特别之处。

此外,OpenAI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参与了Cerebras的8000万美元D轮融资,并在官网被列为投资人列表的第一。

另由于差异化打法,Cerebras在与Groq、Samba Nova、Graphcore和Tenstorrent等众多AI芯片初创公司中,已经得了最大的成功。

可即便有多家明星机构的加注,Cerebras现在也已经身处人工智能的风暴中心,但其对IPO似乎并不乐观。

据The Information的消息人士透露,为了进一步吸引投资者,Cerebras将通过F1轮融资创建优先股,与上一轮融资相比“大幅折扣”。

相关文件显示,Cerebras期望以14.66美元的价格进行新的F-1轮融资,比F轮价格27.74美元下降了47.16%,这表明Cerebras现在的内部估值约为24.4亿美元,而这与开篇提到的二级市场给出的估值形成了鲜明对比。

诚然,Cerebras究竟价值几何,还需要等到其真正上市才能见分晓,现有可以参考的是,受益于英伟达在二级市场掀起的上涨浪潮,为AWS和微软等公司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厂商Astera Labs的股价在3月份IPO时飙升了76%。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苹果NFC芯片终于开放,但要收费

文章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图片来源:由GPTNB生成

苹果公司将开始允许第三方使用iPhone的支付芯片来处理交易,此举使银行和其他服务能够与Apple Pay平台竞争。

周三宣布的这一举措是在监管机构(包括欧盟监管机构)多年施加压力之后宣布的。


苹果表示,它将允许开发人员从 iOS 18.1 开始使用该组件,这是 iPhone 即将推出的软件更新。支付芯片依赖于一种称为NFC或近场通信的技术,当手机靠近另一台设备时,可以共享信息。

这一变化将允许外部供应商使用NFC芯片进行店内支付、交通系统票价、工作徽章、家庭和酒店钥匙以及奖励卡。该公司表示,对政府身份证的支持将在稍后推出。用户还可以将第三方支付应用程序设置为默认系统,以取代 Apple Pay。

苹果一直不愿向开发人员开放该芯片,理由是安全问题。这一变化还威胁到其从Apple Pay交易中产生的收入。该公司从通过iPhone支付的所有付款中抽取一部分。

不过,根据周三的声明,根据新方法,苹果仍将要求开发人员支付“相关费用”以使用NFC芯片并签订“商业协议”。苹果表示,这确保了只有“满足某些行业和监管要求并致力于苹果持续的安全和隐私标准的授权开发人员”才能访问该系统。

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的公司计划在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日本、新西兰、美国和英国推出该计划。它没有提到欧盟,这是近几个月来推动这一功能最多的地区。

按照苹果在官方新闻中所说,从 iOS 18.1 开始,开发者将能够在 iPhone 上自己的 app 中使用 Secure Element 提供 NFC 非接触式交易,这与 Apple Pay 和 Apple Wallet 无关。使用新的 NFC 和 SE(安全元件)API,开发人员将能够为店内支付、汽车钥匙、闭环交通、公司徽章、学生证、家庭钥匙、酒店钥匙、商家忠诚度和奖励卡以及活动门票提供应用内非接触式交易,未来将支持政府 ID。

苹果表示,由于用户的安全和隐私对 Apple 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这款新解决方案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种安全的方式,让他们可以在自己的 iOS app 内提供 NFC 非接触式交易。

NFC 和 SE API 利用安全元件,这是一种行业标准的认证芯片,旨在将敏感信息安全地存储在设备上。Apple 投入了大量资源来设计保护用户安全和隐私的解决方案,在进行非接触式交易时利用了 Apple 专有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包括安全隔区、生物识别认证和 Apple 服务器。要在使用这些 API 的 App 中进行非接触式交易,用户可以直接打开该 App,或者在 iOS 设置中将 App 设置为默认的非接触式 App,然后双击 iPhone 上的侧边按钮以发起交易。

为了将这种新的解决方案整合到他们的 iPhone 应用程序中,开发人员需要与 Apple 签订商业协议,申请 NFC 和 SE 权利,并支付相关费用。这样可以确保只有满足特定行业和法规要求,并承诺遵守 Apple 持续的安全和隐私标准的授权开发者才能访问相关的 API。NFC 和 SE API 将在即将到来的 iOS 18.1 开发者种子计划中提供给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日本、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的开发者,随后将在更多地点推出。开发者和用户将继续享受 Apple Pay 和 Wallet 的简单、安全和私密的体验。

参考链接: https://www.apple.com/newsroom/2024/08/developers-can-soon-offer-in-app-nfc-transactions-using-the-secure-element/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苹果NFC芯片终于开放,但要收费

苹果公司将开始允许第三方使用iPhone的支付芯片来处理交易,此举使银行和其他服务能够与Apple Pay平台竞争。周三宣布的这一举措是在监管机构(包括欧盟监管机构)多年施加压力之后宣布的。


苹果表示,它将允许开发人员从 iOS 18.1 开始使用该组件,这是 iPhone 即将推出的软件更新。支付芯片依赖于一种称为NFC或近场通信的技术,当手机靠近另一台设备时,可以共享信息。这一变化将允许外部供应商使用NFC芯片进行店内支付、交通系统票价、工作徽章、家庭和酒店钥匙以及奖励卡。该公司表示,对政府身份证的支持将在稍后推出。用户还可以将第三方支付应用程序设置为默认系统,以取代 Apple Pay。苹果一直不愿向开发人员开放该芯片,理由是安全问题。这一变化还威胁到其从Apple Pay交易中产生的收入。该公司从通过iPhone支付的所有付款中抽取一部分。不过,根据周三的声明,根据新方法,苹果仍将要求开发人员支付“相关费用”以使用NFC芯片并签订“商业协议”。
苹果表示,这确保了只有“满足某些行业和监管要求并致力于苹果持续的安全和隐私标准的授权开发人员”才能访问该系统。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的公司计划在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日本、新西兰、美国和英国推出该计划。它没有提到欧盟,这是近几个月来推动这一功能最多的地区。按照苹果在官方新闻中所说,从 iOS 18.1 开始,开发者将能够在 iPhone 上自己的 app 中使用 Secure Element 提供 NFC 非接触式交易,这与 Apple Pay 和 Apple Wallet 无关。使用新的 NFC 和 SE(安全元件)API,开发人员将能够为店内支付、汽车钥匙、闭环交通、公司徽章、学生证、家庭钥匙、酒店钥匙、商家忠诚度和奖励卡以及活动门票提供应用内非接触式交易,未来将支持政府 ID。苹果表示,由于用户的安全和隐私对 Apple 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这款新解决方案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种安全的方式,让他们可以在自己的 iOS app 内提供 NFC 非接触式交易。NFC 和 SE API 利用安全元件,这是一种行业标准的认证芯片,旨在将敏感信息安全地存储在设备上。Apple 投入了大量资源来设计保护用户安全和隐私的解决方案,在进行非接触式交易时利用了 Apple 专有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包括安全隔区、生物识别认证和 Apple 服务器。要在使用这些 API 的 App 中进行非接触式交易,用户可以直接打开该 App,或者在 iOS 设置中将 App 设置为默认的非接触式 App,然后双击 iPhone 上的侧边按钮以发起交易。为了将这种新的解决方案整合到他们的 iPhone 应用程序中,开发人员需要与 Apple 签订商业协议,申请 NFC 和 SE 权利,并支付相关费用。这样可以确保只有满足特定行业和法规要求,并承诺遵守 Apple 持续的安全和隐私标准的授权开发者才能访问相关的 API。NFC 和 SE API 将在即将到来的 iOS 18.1 开发者种子计划中提供给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日本、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的开发者,随后将在更多地点推出。开发者和用户将继续享受 Apple Pay 和 Wallet 的简单、安全和私密的体验。参考链接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肢解」谷歌帝国!Chrome安卓或遭剥离,AI训练数据被迫共享

「肢解」谷歌帝国!Chrome安卓或遭剥离,AI训练数据被迫共享

文章来源:新智元

【导读】反垄断案败诉,谷歌或将面临「分家」,一旦与Chrome和安卓操作系统解绑,谷歌该何去何从?

谷歌刚热热闹闹地开完「谷歌制造」发布会,一个晴天霹雳就打到谷歌头上——

违反反垄断法,全球搜索引擎霸主可能面临强制分拆!

一个商业帝国的兴起,往往伴随着不断的吞并和收购,谷歌亦是如此。没有巨大的财富饥渴,就不会有今天的「谷歌帝国」。


现任CEO劈柴手握谷歌的第2个接力棒,史无前例地处于风暴中心,这次他还能否力挽狂澜?

上周,谷歌搜索被判垄断,让整个科技行业都受到了震动。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何况是谷歌这样的巨头。

不仅搜索引擎的市场格局会发生显著变化,也会对苹果等公司的财务健康造成影响。

谷歌败诉,对于反垄断司法是一次史诗般的胜利,对谷歌而言,却是一次巨大的生存危机。

据悉,在法官做出裁决之后,司法部正在计划下一步行动,其中可能包括拆分谷歌——将谷歌剥离安卓或Chrome浏览器。

如果谷歌难逃此劫,这将是自80年代美国电信巨擘AT&T分拆以来最重大的企业分拆。

谷歌反垄断案的影响不止于它自身,也是对其他大型科技巨头,如亚马逊、苹果和Meta的一次警告。

搜索霸主

尽管谷歌不是唯一一家拥有搜索引擎的公司,但它已经成为网络搜索的代名词。

网络流量分析公司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份,谷歌的搜索引擎市场份额约为91%。事实上,从2009年以来,它就一直保持着约90%的市场份额。

谷歌的第二大竞争对手是微软的Bing,Bing的市场份额是多少呢?只有不到4%。

凭借具有主导地位的搜索引擎,再结合广告业务,带动了其年收入超过3000亿美元,使得谷歌及其母公司Alphabet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

谷歌占有这么庞大的市场份额,手段也很赤裸,那就是向苹果和三星等公司支付数百亿美元,将谷歌搜索作为设备和浏览器中预装的默认选项。

这让谷歌获得了如日中天的发展,也为今天的败诉埋下了祸根。

谷歌败诉

在谷歌与司法部和州总检察长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司法斗争后,美国司法部胜诉,联邦法官正式裁定谷歌违反反垄断法。

也就是说,谷歌输掉了二十多年来第一起重大科技反垄断诉讼。

最确凿的证据包括,谷歌向苹果公司支付了180亿美元,阻止苹果扩张搜索业务,确保谷歌在2021年继续成为默认搜索引擎。

此外,谷歌还拥有自己的网络浏览器Google Chrome和Android系统,这两者都使谷歌成为数百万设备上的默认搜索引擎。

华盛顿法官Amit Mehta在一份长达286页的裁决中表示,「谷歌的分销协议侵占了大部分普通搜索服务市场的份额,并蚕食了竞争对手公平竞争的空间。」

裁决书地址:https://assets.bwbx.io/documents/users/iqjWHBFdfxIU/rZ1UlL.0yQbo/v0

并且,通过独家分销协议垄断手机端和浏览器的服务,谷歌能够肆无忌惮地让在线广告不断涨价,而不会产生任何后果。

谷歌表示将对此裁决提出上诉,Mehta已下令双方开始进入诉讼的第二阶段,这将涉及政府将采取何种恢复竞争的措施,包括对谷歌进行分拆。

除了分拆,司法部还在考虑其他较为温和的反垄断措施。其中包括要求谷歌与微软必应、DuckDuckGo等竞争对手分享更多数据。这样做将有助于竞争对手改善搜索结果,从而更有效地与谷歌竞争。

这是华盛顿自二十年前解散微软公司未果以来,首次以非法垄断为由解散一家公司。

据「纽约时报」报道,法官安排于9月6日举行听证会,与谷歌和司法部讨论下一步行动。

司法部的谷歌审判小组

「肢解」谷歌

如果司法部推进分拆计划,那么安卓操作系统和Chrome浏览器将是最有可能被剥离的业务部门。

这两种产品的用户数量极其庞大,全球约25亿台设备都安装了安卓系统。

Mehta在裁决中指出,谷歌要求设备制造商签署协议,要求预装Gmail、Google Play商店等应用程序,还无法卸载。

除了安卓和Chrome,官员们还在考虑强制出售谷歌用于销售搜索广告的平台AdWords。

判决书也提到,谷歌垄断了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顶部的广告,而这些广告正通过AdWords出售。

这一举措将对谷歌的广告业务产生重大影响,因为搜索广告占据了谷歌总收入的约三分之二。

如果司法部不要求谷歌出售AdWords,它可能会提出让谷歌提供互通操作的要求,使AdWords能在其他搜索引擎上无缝运行。

先例

为了打破垄断,对大型科技公司进行分拆的举措早已有之。

上一个被反垄断官司缠身的是微软。

近20年前,正值互联网腾飞,微软将自己的Internet Explorer与Windows捆绑在一起,严重阻碍了其他浏览器的发展。

地区法院下令,要求微软将Internet Explorer与Windows解绑,拆分为两部分。

但微软上诉并获胜,避免了被分拆的命运。

2001年,微软的反垄断案才终于解决,以微软做出妥协而告终——允许制造商出售装有其他操作系统和其竞争对手软件的Windows PC。

微软之所以能死里逃生,部分原因是法官在初审期间发表了不当的公开声明。

法院确实肯定了杰克逊结论的精神——即微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场上确实拥有垄断地位,并违反了美国的反垄断法。但是,杰克逊关于拆分微软的激进解决方案似乎已经失败,而这位白发苍苍、如熊一般的地区法院法官,在生活和职业生涯上将永远受到上诉法院意见的影响。

如今,谷歌也已经提起了上诉,但面对风头正盛的司法部的攻讦,它能否像微软那样幸运逃脱,还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谷歌上诉胜诉,那么它会是第二个微软,如果它败诉,则会成为第二个AT&T。

40多年前,这家电信巨头被拆得七零八落——一个长途电话公司和七个本地电话公司。

影响

尽管谷歌对裁决结果提出继续上诉,谷歌分拆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一旦分拆开始,对于市值接近2万亿美元的谷歌将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浩劫。

在判决公布当日下午3:50,Alphabet股价就下跌4.5%,苹果公司股价下跌5.8%。

谷歌搜索作为公司最大的摇钱树,直接减少谷歌搜索的收入无疑是一棒打在公司的大动脉上。

如果其中任何一个不再是谷歌的产品,谷歌将直接失去搜索和智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如果像业界声称的那样,A技术集成也将成为智能手机的核心,那么空有Gemini技术而没有Android的谷歌也会发现自己在这个关键领域陷入困境。

并且,就在昨天,谷歌举办了年度硬件发布会,展示最新的手机等硬件产品系列,其中包括谷歌Pixel智能手机。

活动上,谷歌高管Sameer Samat使用谷歌Pixel智能手机演示Gemini AI效果,并且率先发布语音模式Gemini Live,截胡OpenAI的AI语音功能。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Android,谷歌就没有硬件基础,也无法确保数十亿人将在日常生活中首选由Gemini驱动的聊天机器人。

谷歌分拆的影响也将远远超出自身而波及全行业,因为许多同行也卷入了类似的反垄断案件,谷歌的判决将成为重要的司法参考。

例如,联邦贸易委员会对Meta提起诉讼,想要Meta剥离Instagram和WhatsApp。

联邦贸易委员会还对亚马逊提出了投诉,一些专家表示,这可能会导致这家电子商务巨头的物流服务分拆。

因此,各大科技巨头人人自危,都在等着这场审判的最终结果。

共享数据

除了分拆,司法部给谷歌指了另一条路——将其数据剥离或授权给竞争对手,如微软的Bing或DuckDuckGo。

谷歌的合同确保其搜索引擎获得了最多的用户数据,是仅次于它的竞争对手的16倍。

谷歌对数据流的垄断,使得其竞争对手没有用来改进搜索结果的足够多的数据,也就无法和谷歌进行有效竞争。

欧洲最近颁布的「数字市场法案」也提出了类似要求,要求谷歌向第三方搜索引擎提供部分数据。

谷歌曾公开表示,共享数据可能会带来用户隐私问题,它只提供符合特定门槛的搜索信息。

这个措施也是有判例可循的。

1956年,司法部针对AT&T提起了第一起诉讼,要求AT&T提供免版税专利许可。

在微软反垄断案中,司法部要求微软向第三方免费提供一些API。

AI产品 or 搜索新功能?

多年以来,谷歌通过爬虫各个网站,来确保它们出现在搜索结果中。在加入AI竞赛以后,谷歌利用这些数据来开发自家的人工智能产品。

去年秋天,一些公司对此提出了不满和抱怨。

谷歌不得不开发了一种工具,允许网站阻止谷歌抓取数据,以用于AI产品的开发。

可谷歌并没有就此「收手」。

今年5月,谷歌推出了「AI搜索概述」,强行涵盖了所有网站的内容。

谷歌辩称,「AI搜索概述」只是搜索的一项新「功能」,而不是一个单独的AI产品。

已经被司法部盯上的谷歌,可能需要为它的种种行为做出解释。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