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Mag 7这份二季报,AI大牛市要结束吗?

在7月份,美股科技巨头Mag 7的市值下跌了1.27万亿美元,即便Mag 7发布了超预期的财报,也惨遭市场抛售,引发了投资者对AI热潮的质疑。据贝莱德的分析,股市波动的原因不仅仅是财报,全球央行政策预期、股票轮动和汇率变化是主要驱动因素。


上周“黑色星期一”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日本加息和美国就业报告疲软促使投资者从估值过高的科技巨头转向小盘股和周期股。此外,对人工智能盈利能力的怀疑也在增加,这导致投资者大幅抛售Mag 7。科技巨头的增长放缓,加上大量投资AI却无法取得对应回报,削弱了它们的市场吸引力。

01

Mag 7本轮财报表现如何?

Meta
尽管人工智能成本激增,Meta的业绩仍超出预期:
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 135 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约 73.1%。
营收同比增长 22%至391亿美元。其中广告收入贡献了总营收的98%,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将达到385亿~410 亿美元。
尽管数据喜人,但 Meta 负责生产 Quest和雷朋 Meta 智能眼镜的 Reality Labs 部门仍处于亏损状态,季度运营亏损高达45亿美元。此外,Meta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导致公司将2024年的最低资本支出预测修改为370亿美元,上限仍为400亿美元。本季度的资本支出为 84.7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4%。
在人工智能方面,Meta 推出了新的大型语言模型 Llama 3.1,并计划投资1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其人工智能发展。在过去一年里,受AI热潮推动,Meta的股价已经上涨了近 50%。

微软
微软最新发布的2024 财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也令人印象深刻:
营收同比增长15%至647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10%至220 亿美元,这主要归功于云服务和游戏领域的显著进步,尤其是Azure 和 Xbox 部门。
微软本财年的营业收入也达到创纪录的1090亿美元。
尽管 Azure 云服务整体增长了 29%,但略低于预期的30.6%,这也是近两年来首次低于华尔街预期。微软云业务增长的减速表明,人工智能带来回报的时间可能比最初预计的要长。
虽然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的热情促使微软股价在过去12个月中大涨近25%,但Azure增长放缓令投资者失望,导致微软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下跌7%,主要原因是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的担忧。
在人工智能投资方面,微软本季度的资本支出(包括现金支出和设备采购的融资租赁)高达190亿美元,相当于微软2019年的全年支出。这笔巨额支出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自去年以来,微软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都公开表示将致力于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大量投资。
微软首席财务官Amy Hood强调,资本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将专门用于人工智能,尤其是数据中心的建设。

苹果
苹果公司最近发布的第三财季业绩报告显示:
营收达到 857.8 亿美元,同比增长5%,超出预期;其中iPhone 的营收达到了383 亿美元,同比下降了 1%。
毛利率为 46.3%,略高于预期的 46.1%;
净利润为214.5亿美元,同比增长7.9%。
关于备受期待的苹果人工智能,苹果管理层尚未透露具体细节。市场之所以对苹果人工智能如此着迷,与其独特的人工智能战略密不可分,其中包括与 OpenAI 合作开发智能生态系统,优先为用户提供便利。
在WWDC开发者大会上,苹果透露其人工智能将在 iPhone 15 Pro 和 Pro Max 上运行,这有可能推动升级周期,增加苹果的收入。不过,最新消息显示,苹果人工智能不会预装在 iPhone 16 上,人工智能对苹果营收的影响还有待确定。

亚马逊
上周四,亚马逊发布第二季度财报:
营收为 1479.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1%,但低于市场预期。其中AWS 云服务营收达到 263 亿美元,略高于预期,同比增长 19%。
净利润为134.8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7.50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00%。
而且,与微软云收入增长率(29%)和谷歌云收入增长率(28.8%)相比,亚马逊云服务的增长相对低迷。
亚马逊首席财务官Brian Olsavsky,指出,北美营收增长也低于公司预期,因为北美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选择更便宜的商品,这反映了消费者降级的大趋势。
关于人工智能支出,亚马逊称上半年资本支出为 305 亿美元,预计下半年将继续增加,以支持 AWS 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服务。

英伟达
尽管英伟达股价近期出现回调,今年以来累计涨幅依旧高达142.3%,成为标普500 指数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英伟达计划于8 月底发布季度财报,鉴于英伟达在过去一年的财报中都有超预期的表现,华尔街分析师普遍看好它这次的财报。
从短期来看,虽然英伟达在过去四个季度的财报中都超出了预期,但其超出预期的幅度却在缩小。从长期来看,由于 CUDA 平台的市场主导地位,英伟达在 GPU 和 AI 加速器市场保持着持久的竞争优势。

特斯拉
特斯拉7月底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
二季度营收为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超出市场预期,实现了创纪录的季度营收;
净利润为14.9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净利润26.14亿美元相比大幅下降。
特斯拉的盈利受到其核心车型降价的较大影响,导致利润大幅减少。不过,特斯拉的现金流有所改善,营运现金流达到 36 亿美元,其中 22.7 亿美元用于资本支出,包括对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研发的投资。

谷歌
谷歌发布最新财报显示:
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达到847亿美元。
净利润为236.19亿美元,同比增长28.59%;
然而,由于投资者对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额投资表示担忧,谷歌股价在财报公布后下跌了8%。上一季度,谷歌资本支出激增至132亿美元,同比增长 91%,其中大部分投资用于服务器、网络设备和数据中心建设等技术基础设施,以支持人工智能需求。
而且谷歌将运营现金流分配给资本支出的比例从24%上升到49%,目前近一半的业务收入用于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BCA Research的分析师指出,尽管谷歌营收及利润保持增长,但市场仍保持警惕,不确定14%的营收增长能在多大程度上归功于人工智能。

02

科技股估值与人工智能投资的长期前景

尽管科技股近期下跌,但其估值仍然相对较高。特斯拉的前瞻市盈率为82.8,而英伟达为 34.9,科技股的高估值可能会让小盘股更具吸引力。
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无疑会带来可观的回报,但这些回报的实现需要时间。近期科技股的调整可能是一个健康的信号,为理性投资选择和追求长期收益提供了机会。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速递|外媒列出 7 家可能被“收购”的 AI 初创公司!苹果已经谈了 3 家,科技巨头开启“买买买”模式

今年以来,Inflection、Adept.ai 以及 Character.ai 相继被微软、亚马逊以及谷歌“收购”,不禁让人联想下一家会是谁?
那些筹集了数十亿美元来开发 AI 模型的初创公司发现,它们很难与拥有大量计算资源以及客户的大型科技公司竞争。
The Information 在与投资人以及企业高管沟通后拟了一份可能的名单,包括 Salesforce、Oracle、Nvidia 或 xAI 或 OpenAI 等新玩家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采取行动。


例如,Snowflake一直在与模型开发商 Cohere 讨论合作,这种合作可能会导致收购,而苹果高管此前也已与至少 3 家 AI 初创公司会面,商讨收购事宜:

01. Reka
成立时间:2022 年
筹集资金:5750 万美元
估值:3亿美元
主要投资者:Snowflake、Radical Ventures、Nat Friedman
Reka由一支由谷歌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创立,在 ChatGPT 推出后的投资者狂热中筹集了资金。
目前,Reka 已经建立了可以消化文本、音频、图像和视频的模型。Reka 与其主要支持者之一 Snowflake 和甲骨文达成协议,在其平台上提供其产品,但这些模型无法在亚马逊或谷歌等更广泛使用的服务上使用。
据彭博社报道,Reka 曾与 Snowflake 就收购事宜进行谈判,但谈判失败了。其他潜在买家可以利用 Reka 的研究团队来提升自己的 AI 产品。

02. Imbue
成立时间:2021 年
募集资金:2.32 亿美元
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
主要投资者: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Nvidia、Astera Institute、Eric Schmidt、Amazon Alexa Fund、戴尔、Social Capital
The Information 提到,Imbue 前身为 General Intelligent,是资金最充裕的 AI 模型开发商之一,但尚未开始推销其模型。
这些模型专门用于推理和编写代码,该公司正在寻求构建能够为人类执行复杂任务的 AI Agent。
据 LinkedIn 称,Imbue 上一次融资是在一年前,目前拥有 30 多名员工。所有这些因素都意味着它可能很快就会进入买家市场。

03. Cohere
成立时间:2019 年
募集资金:9.8 亿美元
估值:55亿美元
主要投资者:Oracle、Nvidia、Salesforce、Tiger Global Management、Index Ventures、Radical Ventures
今年夏初,Cohere 刚刚完成了一轮大规模融资,这减轻了其在短期内寻求出售的压力。
Cohere 总部位于多伦多的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其名为 Command R 的模型系列,该系列模型可用于搜索和摘要等商业应用,并且对多种语言的准确性很高。
The Information 认为,Cohere 可能会吸引 Salesforce 和 Oracle 等专注于企业的公司,它们也是其投资者。

04. Pika Labs
成立时间:2023 年
募集资金:1.41亿美元
估值:4.7亿美元
主要投资者:Spark Capital、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红杉美国
Pika Labs 允许用户免费生成至少 25 个三秒视频,付费订阅则允许用户使用编辑工具并生成更多视频片段。
The Information 认为,与一家更大的科技公司达成交易可以让 Pika 获得更多高质量数据,用于训练其模型。
苹果通过 Apple TV 拥有大量专业视频的版权,可以将 Pika 的技术用于新的 iPhone 功能,甚至制作新节目。

05. Ideogram
成立时间:2022 年
筹集资金:9650 万美元
估值:5.8 亿美元
主要投资者:Andreessen Horowitz、Index Ventures、SV Angel
Ideogram 是去年声名鹊起的另一家热门模型开发商,它以高质量的图像生成模型而闻名。
但该领域很快就变得拥挤不堪,包括谷歌、Adobe 和 Midjourney 在内的参与者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以及许多免费的开源模型。
The Information 认为,与 Pika 一样,考虑到图像和视频生成 AI 之间的相似性,这家初创公司的团队对 OpenAI 或苹果来说可能很有价值。Ideogram 上一次融资是在二月份,当时筹集了 8000 万美元。

06. AI21 Labs
成立时间:2017 年
募集资金:3.36亿美元
估值:14亿美元
主要投资者:Coatue Management、Nvidia、谷歌、三星、英特尔、Pitango
AI21 Labs 成立的时间比大多数独立 AI 模型开发商都要长,并且已经建立了一家收入数千万美元的实体企业,主要面向企业的文本生成模型。
The Information 认为,AI21 Labs 背后的团队可能对 Oracle 或 Salesforce 来说是一笔有用的资产,这两家公司在过去一年推出了自己的 AI 产品。
AI21 Labs 上一次融资是在 2023 年 8 月,当时投资者支付的价格是该公司当年预期收入的 20 多倍。

07. Essential AI
成立时间:2023 年
募集资金:6500 万美元
估值:未知
主要投资者:March Capital、Nvidia、Google、Thrive Capital
Essential AI 的创始团队可能对大型科技公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由两位前谷歌研究员 Niki Parmar 和 Ashish Vaswani 创立,他们还是 transformer 的发明者之一。
Essential AI 为企业开发 AI 模型。The Information 认为,这家初创公司可能相对便宜,仅筹集了 6500 万美元的资金,主要是通过 12 月的 A 轮融资。根据 LinkedIn ,Essential AI 大约有 20 名员工。

文章来源:有新Newin


来源:Speedpost|外媒列出 7 家可能被“收购”的 AI 初创公司!苹果已经谈了 3 家,科技巨头开启“买买买”模式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爆火毒舌AI每小时赚2.8万!每分钟36个新用户,火遍全球只因改了一句提示词

来源:量子位
作者:梦晨 西风 发自 凹非寺
公众号:QbitAI

爆款AI应用开发者来晒收入了:
每小时赚4000美元!(约2.8万元)

图片来源:由GPTNB生成

说的就是病毒式传播的“毒舌AI” Twitter Personality,只需输入一个推特用户名,就能得到AI根据历史发言做的犀利点评。
而且只要是公开账号就行,并不需要获取任何权限,除了查看AI对自己的看法,还可以用来恶搞朋友,甚至名人。


比如马斯克是肯定逃不过这一劫的。

图片

首先AI会总结出几个能代表这个人的表情符号:火箭(SpaceX)、电池(特斯拉)、大脑(Neuralink)、金钱、地球、机器人……AI看来是真的懂老马。
下面就开始一顿输出了,马斯克数次推迟赛博皮卡的黑历史、自负的性格都没有放过。

图片

这款毒舌AI最火的时候主打一个刷屏,全球网友不停分享的结果看不过来,根本看不过来。
目前他们已经达到了500万用户里程碑,并在8小时内赚到了22000美元(约15.7万元)。
就在这个能大割特割的关键时刻,作者Kyzo却站出来宣布:我们在GitHub上完全开源。
所有代码、包括提示词都是开源的,你们可以尽管拿走,去创造自己的套壳应用。
我们没什么可隐藏的, 是时候开始创造了。

图片

创始人紧急求助:不收费就要破产了

“毒舌AI” Twitter Personality构建在低代码开发平台Wordware之上。
如果你消息灵通,前几天就玩到了,那么恭喜你,当时还可以免费试玩。
自从8月7日用户一波暴涨之后,他们就感觉网站流量和大模型token都开始烧不起了。

图片

创始人之一Filip紧急在线发帖求助,请大家帮忙出主意,到底怎么加点收入合适,不然只能遗憾关闭,谁也玩不了了。

图片

他们还想找Anthropic白嫖点Claude API积分,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们使用的大模型正是最新Claude-3.5-Sonnet。

图片

然鹅现实根本不会等他们想好主意,疯狂涌入的用户每一秒都能烧掉大量金钱。
最终他们只能简单开启付费墙,并随时调整价格,走一步看一步。

图片

作者Kyzo透露,用户增长过快时他们就开启收费,一段时间后增长不足了就恢复免费,再带来一波病毒式传播。
从收入随时间变化图表上可以看到明显的周期性。
价格本身也是随时动态调整,以及根据不同地区消费能力分别制定的。
发达地区6.99美元玩一次(约50元),消费能力不高的地区定在1美元左右(约7.17元)。
不过如果有人为一个账号付过款了,后来的用户也可以免费直接查看结果。
后来功能更新,还增加了查看两个账号是否合拍的功能,也是50元才能玩一次。
就有点朋友圈“想知道你和ta的缘分指数吗?发送:你的姓名+心仪对象姓名,如:郭靖+黄蓉,并v我50”的feel了。

图片

而且自从在日本火了之后,他们发现日本用户不光真的爱玩这个,而且是真的肯付费,也就在日本的晚间黄金时段达成了4000美元一小时的成就。

图片

那么这款美国AI应用是怎么在日本和全球市场开始流行的呢?
根据Filip分享,最初只因修改了一句提示词:使用该账号大多数推文所用的语言回复。

图片

没有修改代码,没有额外投入宣发。修改一句话就能打开全球市场。
这就是大模型“自然语言编程”带来的魅力吧。

背后开发平台Wordware,估值1.8亿

背后低代码开发平台Wordware,可谓是ProductHunt新品发布平台现象级产品,让任何人都可以构建复杂的AI Agent和APP。

图片

其团队成员表示,过去24小时内,平均每分钟就有36.03位新用户注册。不是一个空洞的宣传口径,他们甚至直接晒出了后台数据库查询截图。

图片

上一个在ProductHunt如此火爆的,还是风靡全球的笔记工具Notion在2018年的2.0大改版。
在操作上,Wordware也和Notion一样是模块化的,同样以“一行”为可操作的最小单位,同样熟悉的斜杠调出命令菜单。
用户可在一个编辑器里构建、测试、协作并部署提示词及其相关的逻辑,用简单的文字就能构建app。

图片

Wordware名字与软件(Software)、硬件(Hardware)同源,或许可以翻译为“词件”。
基于Wordware构建的APP则统称为WordApps。
Wordware今年春获YC投资,在YC前估值已达2500万美元(约1.8亿元)。
团队目前只有3个人,创始人Filip Kozera、Robert Chandler,十年前在剑桥因对机器学习和大语言模型的共同爱好成为好友。
团队成员Kamil Ruczynski也经常活跃在社交平台,今年三月份加入Wordware,任增长主管。

图片

俩人都曾在不同领域推出过机器学习产品,在“AI Ops”这个词还没爆火的时候,就开始研究BERT、GPT-2等一些早期的大模型,创建高性能技术栈。

图片

创立Wordware前,Filip Kozera也创过业,共同创立了一家致力于增强人类记忆的公司,名为KRISTALIC,融资超1000万美元。
生活上他的爱好也非常广泛,旅行到过103个国家,并参与过多次高海拔登山救援行动,还参加帆船、滑翔伞、风筝冲浪和拳击等活动。

图片

而Robert Chandler,是英国公司FiveAI的首批工程师之一,领导其离线感知团队。
FiveAI是一家致力于用最新AI技术实现自动驾驶的公司,后来被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集团收购。
2021年Wordware成立,Filip Kozera任CEO,Robert Chandler任CTO。
Kamil Ruczynski曾在哥本哈根商学院攻读建筑技术和建筑管理专业,后辍学。又在SGH华沙经济学院读管理学,两年内完成了三年制课程。
领英显示,Kamil Ruczynski曾在外卖平台foodpanda担任亚太地区高级经理、还在管理咨询公司EY-Parthenon担任过高级战略顾问。

图片

而这次“毒舌AI” Twitter Personality的主要作者Kyzo是一位独立开发者、数字游民,与Wordware官方合作密切。
目前Twitter Personality是整个平台上最成功的应用,以及金字招牌,在谷歌上搜索Wordware就会发现他们把它放在了主页之后的第一个。

图片

点进去之后可以看到,除了试玩之外,利用这泼天的流量给平台宣传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图片

只需点击注册,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直接二次开发。
就这样,爆款应用的全部秘密不过800字提示词+简单的爬虫代码,就这样公开了。
或者说只要把产品的想法描述出来,产品也就有了,点击“Run”按钮就可运行。

图片

CEO Filip Kozera透露过去的两年半他和Robert Chandler其实是在逆境中建立起的坚固的伙伴关系,而他们的终极目标是:
彻底改变企业应用AI的方式。
他们坚信领域专家在AI应用开发中的重要性,因为各领域专家知道什么是好的回答,而程序员不知道。
同时他们也提出“AI增强人类能力”,AI能够处理大量数据并识别人类可能忽视的模式,但最终的决策往往需要人类的判断考量,必须让人类参与其中。

图片

事实上这个理念几乎已经是AI圈的共识,早在ChatGPT刚发布的时候,OpenAI创始成员Karpathy就认为,大模型让英语成了一种编程语言。

图片

到了2024年,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也在公开场合发表“人类语言是最新的编程语言,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程序员了”这样的观点。

图片

有网友评价Wordware正是老黄这个理念的产品化体现。

图片

试玩地址:
https://twitter.wordware.ai

参考链接:
1. 链接
2. 链接
3. 链接
4. 链接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AI的能力被夸大了?以下是其可能被高估的10个原因

人工智能被高估了吗?自从ChatGPT在2022年末预示着生成式AI的爆发以来,这项技术就在业界和媒体上被炒得沸沸扬扬。无数投资者向AI相关公司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


Source: https://www.npr.org/sections/planet-money/2024/08/06/g-s1-15245/10-reasons-why-ai-may-be-overrated-artificial-intelligence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推理速度达英伟达GPU的10倍,刚获6.4亿美元融资的Groq是什么来头?

“行业观察者”是我们针对人工智能、XR、元宇宙和Web3等前沿科技而设立的专栏,主要分享这些领域中的新兴企业或者创业者们的故事。以快著称的AI芯片独角兽Groq,官宣融资6.4亿美元,最新估值也暴涨到28亿美元。


短期内的迅速扩张,它是如何做到的?以下是我们的第22期内容,以下Enjoy。

8月5日,美国人工智能芯片初创公司Groq官宣获得6.4亿美元最新融资,公司估值也来到了28亿美元。

此轮融资由华尔街资管巨头贝莱德的BlackRock Private Equity Partners领投,思科的Cisco Investments和三星电子的Samsung Catalyst Fund也参与其中。Groq背后的技术创新实力和财力支持可见一斑。

01.1分钟项目速览

  1. 项目名称:Groq
  2. 成立时间:2016年
  3. 产品简介:
    Groq推出的新型AI加速芯片LPU,专为大语言模型量身定制,具有高速推理性能。其芯片性能表现比常规的GPU和TPU提升10到100倍,推理速度达到了NVIDIA GPU的10倍。
  4. 创始人团队:
    • Jonathan Ross:创始人兼CEO,谷歌TPU项目核心研发人员
    • Yann LeCun:图灵奖得主、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担任技术顾问
  5. 融资情况:
    • 2017年,Groq在成立初期获得了种子轮融资1030万美元;
    • 2018年,Groq在A轮融资中筹集了5230万美元,由Social Capital领投;
    • 2020年,Groq在B轮融资中筹集了1.5亿美元,由Tiger Global Management领投,参与者还包括D1 Capital Partners和The Spruce House Partnership;
    • 2021年,Groq在C轮融资中筹集了3亿美元,由Tiger Global Management和D1 Capital Partners继续支持;
    • Groq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6.4亿美元,由BlackRock Inc.基金领投,思科、三星跟投。

02.创新驱动的AI处理器先锋

Groq的创立过程可以被视为创新和技术突破的一个典范。

Ross在创办Groq之前,曾在谷歌担任工程师,负责推动深度学习和计算架构方面的研究。在谷歌工作期间,Ross发现传统计算架构在处理现代AI任务时存在显著的性能瓶颈,特别是在深度学习和大规模数据分析方面。

传统的CPU和GPU无法满足这些任务对并行计算和低延迟的高要求。这种认知促使Ross离开谷歌,创办一家专注于突破传统计算限制的公司——Groq。

Groq的创始团队在公司创立初期集中精力于硬件设计和技术研发。团队成员来自于高性能计算和半导体领域的顶尖人才,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背景。早期的工作包括处理器架构的设计、原型的开发以及性能测试。

Groq的技术理念围绕着一种创新的处理器架构展开,旨在提供比现有处理器更高的计算性能和效率。公司的目标是设计一种能够突破CPU和GPU限制的硬件平台,以满足AI和HPC领域对计算能力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需求的增加,Groq开始扩展其业务范围,进入了数据中心、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等领域。目前,该公司已与多个行业领先的技术合作伙伴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

03.重塑高性能计算

自创立以来,Groq凭借其突破性的技术和卓越的产品,迅速成为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计算(HPC)领域的先锋。

Groq的技术核心在于其创新的处理器架构。与传统的CPU和GPU处理器不同,Groq的设计理念着眼于提升计算能力和效率,特别是针对现代AI和数据密集型应用的需求。

  • 高度并行化设计:Groq的处理器架构采用了极高的并行化设计,集成了大量计算单元,能够同时处理大量的数据。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计算能力,还降低了数据处理的延迟。

  • 灵活的配置选项:Groq提供了多种配置选项,允许用户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调整计算资源。这种灵活性使得其处理器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计算场景,从数据中心到边缘计算环境。

Groq的AI加速器是其产品阵容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专为加速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而设计。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高吞吐量和低延迟:AI加速器通过提高处理能力和降低延迟,显著加快了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速度。这对于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的应用,如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尤其重要。

  • 优化算法支持:Groq的加速器优化了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通过硬件层面的优化,加速器能够高效执行这些复杂的计算任务,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和推理性能。

  • 扩展性和可配置性:加速器设计支持高扩展性,能够应对不同规模的数据处理任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多个加速器,构建高性能计算集群,以满足大规模AI应用的需求。

凭借高度并行化的设计、优化的数据路径、以及强大的AI加速能力,Groq为数据中心、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等多个领域提供了卓越的技术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的持续优化,Groq正在为现代计算需求提供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推动计算科技向更高水平迈进。

作为AI芯片领域黑马的Groq,其LPU芯片的高速推理能力毋庸置疑。但随着公司估值的暴涨和市场的期待,Groq也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问题。

04.挑战与机遇并存

首先便是LPU的容量问题,虽然在处理大语言模型时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但内存较小导致在实际部署时可能需要大量的硬件资源。

据分析,LPU在运行LLaMA 70B等大模型时,Groq的硬件需求和成本可能远高于预期,这无疑增加了公司在大规模部署时的经济压力。

其次,LPU的专用性虽然在特定任务上提供了优势,但也限制了其在更广泛AI任务中的应用。与GPU相比,LPU的通用性不足可能影响其在多样化AI场景中的竞争力。

作为初生产品与初创公司,Groq在技术成熟度、市场认可度以及生态系统建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需要不断优化产品,扩大研发团队,并与行业伙伴建立合作关系,以加速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展望未来,Groq的发展机遇同样巨大。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相关企业对高效能AI芯片的需求日益增长。Groq若能有效解决成本和通用性问题,其LPU芯片有望在AI推理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Groq公司计划到2025年3月底前推出10.8万个LPU,这一宏伟目标若能实现,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Groq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突破自我,实现技术创新与商业成功的双重飞跃,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参考链接
参考链接
参考链接
【声明】: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文章版权和最终解释权归元宇宙之心所有。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AI在用 | 三步速成AI美女,又被AI一秒打回原形

机器之能报道
编辑:杨文

以大模型、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浪潮已经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生活及工作方式,但绝大部分人依然不知道该如何使用。
因此,我们推出了「AI在用」专栏,通过直观、有趣且简洁的人工智能使用案例,来具体介绍AI使用方法,并激发大家思考。


我们也欢迎读者投稿亲自实践的创新型用例。

真・《黑镜》降临。
周六,机器之心发布了《直播打游戏的马斯克、TED 演讲谷歌小姐姐到底是不是真人?网友猜到怀疑人生》的报道。
在这篇报道中,一位带着谷歌工作证的小姐姐登上 TED 进行演讲,还时不时与现场观众互动,不过唯一的问题是:她不是人!
它是由最新的 AI 生图模型 FLUX 和 Runway Gen-3 Alpha 联手打造的。
这一下子火遍全网,网友们纷纷上手体验。

X 博主 @levelsio 制作的 100% AI 生成的 Youtuber。

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ODA3MDUwMA==&mid=2247521986&idx=1&sn=8e4b3ef140127fad271e61cb8f82e283&chksm=fa7734c9cd00bddf9387ebacfd8f740b08c4650d9129ed5a31286b7a1692ea19c4ecc2a64d9d&token=13583161&lang=zh_CN#rd

还有网友生成的各式各样的 AI 美女:

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ODA3MDUwMA==&mid=2247521986&idx=1&sn=8e4b3ef140127fad271e61cb8f82e283&chksm=fa7734c9cd00bddf9387ebacfd8f740b08c4650d9129ed5a31286b7a1692ea19c4ecc2a64d9d&token=13583161&lang=zh_CN#rd

今天,我们就来复刻一下这个操作流程,制作一个足够以假乱真的AI网红。

-1-

AI 小姐姐登上 TED
制作一个真假难辨的AI小姐姐动态视频,三步走:

AI 生成小姐姐 + 让图片动起来 + AI 配音。
我们首先使用AI生图工具FLUX制作小姐姐演讲的图片。

FLUX 链接:
https://fal.ai/models/fal-ai/flux

提示词我们也备好了:

A captivating young woman with long hair is captured mid-speech, exuding confidence and charm. Her bright, expressive face is accentuated by a subtle smile, and her piercing green eyes sparkle with intelligence. She holds a sleek, black microphone in her right hand, wearing a fitted, navy blue uniform with a low-cut neckline and shimmering patterns. A green lanyard with badges, featuring ‘Google’ logos, hangs around her neck. The scene is set against a blurred background with a white banner containing logos and text, suggesting a professional or conference setting. Her poised demeanor and alluring smile convey intelligence, confidence, and subtle sensuality.

中文提示词:一位迷人的长发年轻女子在演讲中被捕捉到,散发着自信和魅力。她明亮、富有表现力的脸被微妙的微笑所突出,她那双锐利的绿眼睛闪耀着智慧。她右手拿着一个光滑的黑色麦克风,穿着合身的深蓝色制服,低胸领口和闪闪发光的图案。她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绿色的标牌,上面有 “Goole” 的标志。这个场景是在一个模糊的背景下设置的,上面有一个白色的横幅,上面有商标和文字,暗示着一个专业或会议的环境。她泰然自若的举止和迷人的微笑传达出智慧、自信和微妙的性感。

然后,我们使用可灵,上传图片,输入提示词:小姐姐正在演讲,由此让图片中的小姐姐动起来。

可灵链接:
https://klingai.kuaishou.com/image-to-video/new

看效果:

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ODA3MDUwMA==&mid=2247521986&idx=1&sn=8e4b3ef140127fad271e61cb8f82e283&chksm=fa7734c9cd00bddf9387ebacfd8f740b08c4650d9129ed5a31286b7a1692ea19c4ecc2a64d9d&token=13583161&lang=zh_CN#rd

为了让视频更加逼真,我们还可以加点配音。我们使用的工具是 Sync。

Sync链接:https://synclabs.so/

不得不说,这款应用可太「神仙」了,操作简单还免费。
只需上传视频,输入文本或者上传一段音频,静待几分钟就能得到一段效果相当丝滑的配音视频。

上效果:

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ODA3MDUwMA==&mid=2247521986&idx=1&sn=8e4b3ef140127fad271e61cb8f82e283&chksm=fa7734c9cd00bddf9387ebacfd8f740b08c4650d9129ed5a31286b7a1692ea19c4ecc2a64d9d&token=13583161&lang=zh_CN#rd

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另一款AI对口型应用 ——Hedra,玩法与Sync类似。
(查看详情,请移步:吊打阿里EMO?让马斯克唱Rap、奥特曼说脱口秀的AI神器出圈,人人免费可用)

Hedra 链接:
https://www.hedra.com/

我们又用同样的套路制作了几位AI美女:

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ODA3MDUwMA==&mid=2247521986&idx=1&sn=8e4b3ef140127fad271e61cb8f82e283&chksm=fa7734c9cd00bddf9387ebacfd8f740b08c4650d9129ed5a31286b7a1692ea19c4ecc2a64d9d&token=13583161&lang=zh_CN#rd

-2-

用AI打败AI
更有意思的,有网友搞了个赛博照妖镜,可以一招把AI打回原形。

工具链接:
https://claude.site/artifacts/6890e3d7-e65e-41ff-a7d4-3ccb38040b46

其原理就是,提高图片饱和度,并仔细观察麦克风的斑点和牙齿,就能检测图像是否由AI生成。

例如,在这款工具的鉴别下,谷歌演讲小姐姐露出一口鬼魅般的牙齿。

而另一场TED演讲的真实图像中,演讲者的牙齿区域没有出现不自然的斑点,并且在色彩的一致性上表现得更为协调。

这款识别AI图像的工具出自Claude之手,人人免费可用。
据悉,它直接在原始图像数据上编写了饱和度代码,甚至没有使用任何外部库。

完整源代码如下:

我们也去体验了一番,只需上传一张图片,然后将饱和度拉到最大值,就能看到AI生成图像中的 bug。

不过,它也并不完全可靠。

比如X博主 @deedydas的真实照片被网友拿去测了一下,竟然显示是AI生成的。

这小哥解释称,如果是经过JPG格式压缩的真实图片,也可能会出现色彩断裂的现象。

工具链接——

FLUX链接:
https://fal.ai/models/fal-ai/flux

可灵链接:
https://klingai.kuaishou.com/image-to-video/new

Sync链接:
https://synclabs.so/

Hedra链接:
https://www.hedra.com/

识图工具链接:
https://claude.site/artifacts/6890e3d7-e65e-41ff-a7d4-3ccb38040b46

以后我们会带来更多好玩的AI用例,也欢迎大家进群交流。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不用部署,实现大模型切换自由!Token、算力免费薅!咱AI开发者今年整个秋天的奶茶都省出来了!

作为全公司产品做的最好的工程师,同时也是代码写得最好的产品经理,你深刻地知道:搞个靠谱的 AI 应用需要灵感,而好的灵感则需要一个靠谱的 demo 来验证。

然而……

当你已喝上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时,你的 demo 调用的却还是隔壁工位的小胡今年春天部署的第一个大模型…我们都知道:不是小胡懒得更新,而是帮你的 demo 换个模型 API 真的有点麻烦……

首先,随着模型文件体积的不断增大,仅下载这些文件就需要花费个几天时间;而当文件下载完成后,又常常面临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每增加一个新的模型版本,账单基数就又跳个台阶在下个月等着你……

其次,尝试部署一个全新的模型就像是开启一个未知的盲盒,你永远无法预测在跟随教程部署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 bug……

最后,即便 API 终于运行起来,你却发现它在实际应用到你的 demo 中时并不契合……

这些挑战不仅耗费时间,更是对资源和创新精神的一大考验。


作为懂你的老伙计,机器之心SOTA!模型社区上海清湛智帆 AIFanSuper 算力平台联手来为你解决这些AIGC应用 demo 开发过程中头疼的问题了~

  • 不用下载!实现模型试用自由! 开源大模型实测频道持续上新,在线随便用、花样试~
  • 不用部署!实现模型 API 切换自由! 看上哪个模型立刻换,MaaS API 一键启动 ~
  • 不用充值!实现DEMO开发token自由! 免费算力「立等可薅」~

 

三大自由实现传送门,立刻收藏!一键直达!

https://sota.jiqizhixin.com/xt-terminal

如何实现模型实测自由?

选择模型

通过访问 https://sota.jiqizhixin.com/xt-terminal  进入「小土同学」的首页,即可检索各种模型,并点击进入所选模型的实测频道。

为了使老伙计们能够尽快使用最新推出的尖端中文大模型,本周将逐步在「小土同学」上线的首批 10 个常用模型,后续我们还将持续从社区服务号的「今日开源」推送中选择一些模型部署上线,并免费为老伙计们开放实测频道和公共 API。这些模型不仅支持函数调用、扩展上下文等具体场景,还包括如 Llama 3.1 70B 等大参数量模型~

进入频道

进入实测频道页面后,老伙计们可以通过页面底部的对话框对已处于启动状态的模型进行推理实测。如果频道中暂时没有处于启动状态的公共线路,您可以选择心仪的线路并一键启动。

如何实现模型 API 切换自由?

如所选模型实测频道的免费公共线路已处于启动状态,用户可在「小土同学」的实测频道界面查看该模型的推理 API 。点击「调用」按钮后,用户即可获取该模型的OpenAI风格对话 API 调用密钥。

如何实现 DEMO 开发Token、算力自由?

为了确保公共线路的稳定使用,我们对免费调用模型 API的频率进行了限制。用户可以通过开启专属线路来获得无 Token 和调用频次限制的专属 API 。

上海清湛智帆算力平台为所有通过机器之心账号实名注册的 AIFanSuper 用户一次性发放 500 元免费算力券。老伙计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领取和使用算力券,启动由清湛智帆算力平台提供的专属线路服务:

以上能力的实现,都离开不了机器之心SOTA!模型社区的合作伙伴「清湛智帆」的大力支持~ 

上海清湛智帆从成立之初就旨在为AI开发者/研究人员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智算算力平台 AIFanSuper,助力科学智能、具身智能及垂类模型等领域的模型训练与推理。

同时,上海清湛智帆算力平台——AIFanSuper 也将陆续上线** 400+ 常用模型200+ 数据集为基础打包好的 40+ 预置镜像,可在 AIFanSuper 平台中实现一键部署**,减少开发者对模型的配置时间。

为庆祝此次合作,AIFanSuper 官方还将为各位老伙计提供限时大额算力补贴!其中Tesla V系列的租用价格将低至5折;NVIDIA A100/A800限时7折 !

老伙计们通过上述步骤获得 500 元的算力券在有效期内除了开启清湛已有的模型API线路之外,也可用于直接购买AIFanSuper上的算力和存储空间部署自己心仪的模型!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Acronis在新西兰扩大业务

公司任命安德烈亚·马丁(Andreas Martin)为新西兰战略客户执行官,以加强对该地区MSP的支持
全球领先的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提供商Acronis已任命安德烈亚·马丁为其新西兰和太平洋群岛地区的战略客户执行官。图片{ width=60% }


作为一名渠道管理老将,马丁将协助扩大Acronis在该地区的业务规模。她将负责加强与分销商的关系,并支持合作伙伴满足MSP和IT团队对现代企业网络安全需求。
拥有超过20年行业经验的马丁将致力于帮助新西兰合作伙伴利用Acronis的集成网络保护解决方案现代化和增强其客户的安全性和备份能力。马丁是一位成就卓著的IT渠道专家,在客户管理、业务拓展、 产品管理和营销方面拥有卓越的成绩记录。马丁最近担任Arcserve/StorageCraft的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屿地区客户经理。她还曾在IBM担任多个职务,展现了她解决新挑战、取得卓越成果的热情。
此次宣布紧随Acronis于2024年2月宣布的肯尼·约翰逊(Kelly Johnson)出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新任总经理之后。这一持续扩张进一步突显了Acronis对这些关键市场的重视和增加的关注。
“Acronis正在经历该地区的超级增长期,这是由公司提供的与传统备份相辅相成的AI驱动网络安全能力所推动的。马丁对渠道、客户管理和分销管理技能,再加上她在网络安全和发展渠道生态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凸显了我们对该市场重要性的重视。她以通过加强沟通、商业计划制定和跳出思维定势来实现战略目标而创造长期价值的卓越记录而闻名。”Acronis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区总经理Kelly Johnson表示。
Acronis迅速扩展其安全产品以满足全球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在成功推出EDR解决方案后,Acronis于2023年5月推出了MDR和XDR服务,并于2024年6月引入,进一步加强其提供全面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承诺。这些产品基于基于AI的创新和本地集成,简化了实施流程并提高了安全效果。通过这些先进工具,Acronis使托管服务提供商(MSP)能够向客户提供完整的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解决方案,帮助他们保护其数字资产并确保符合区域法规。Acronis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云数据中心进一步支持了这一使命,确保本地数据保护合规性。因此,该地区企业可以依靠Acronis有效地保护其业务运营,从而使MSP能够扩大其服务范围并推动业务增长。
“我很高兴能够在该地区快速发展的这一时刻加入Acronis。对综合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需求,这些解决方案涵盖所有攻击向量并帮助客户高效实现安全成熟度,令人印象深刻。Acronis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屿的企业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之一。我很高兴与我们的分销商、渠道合作伙伴和服务提供商合作,提供这些解决方案。” 安德烈亚·马丁表示。
有关Acronis及其产品信息,请访问:https://www.acronis.com/。
探索 AITechPark,了解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安全、AITech新闻以及行业专家的见解更新!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开源AI视频工具,你只需要当导演,HuggingFace工程师打造

用 Clapper 做视频,你只需要当导演就行了。

Sora 一出,视频领域似乎已经进入了生成式 AI 时代。


不过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没有用上 OpenAI 的官方视频生成工具,等不及的人们已经开始寻找其他的方法。

最近几周,一款开源的视频编辑工具 Clapper 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图片

与很多科技公司提供的视频生成器不同,Clapper 是一款开源 AI 故事可视化工具,于一年前推出原型。它的设计目的并非取代传统视频编辑器,或使用 3D 场景作为输入的现代 AI 编辑器。

Clapper 的理念是集合各类生成式 AI 技术,让任何人都能通过交互式、迭代和直观的过程使用 AI 创建视频。无需外部工具、电影制作或 AI 工程技能。在 Clapper 中,你无需直接编辑视频和音频文件序列,而是通过调整高级、抽象的概念,如角色、位置、天气、时间段、风格等,基于 AI Agent 来迭代你的故事。

Clapper 的作者 Julian Bilcke 是 HuggingFace 的一名 AI 前端工程师。他表示,为了向这个方向继续努力,他还在开发导演模式:目标是让使用者可以全屏播放视频,舒适地坐在导演椅(或沙发)上,向 Agent 大喊命令,让 AI 制作电影。

图片

最近几天,Julian Bilcke 已经上线了使用大模型将任意文本转换为时间线等新功能。而 Clapper 的热度也水涨船高,在 GitHub 上已经拥有超过 1100 的 Star 量。

图片

如何使用

既然是开源工具,我们主要看的当然是具体好不好用。

还记得 AI 大牛 Karpathy 创作 AI 短视频的体验吗?为了将《傲慢与偏见》开头的三句话变成动画版,足足花了这位顶尖高手一个小时。虽然只有三句话,三个场景,但这个工作流远比三句话要复杂。他先用 Claude 根据原文生成了一系列图像提示词,再将这些提示词输入文生图模型生成对应的图像,再交给视频模型制作动画,配音的任务分配给了 Elevenlabs,最后在 Veed Studio 里把所有片段整合起来。

于是,Karpathy 做完后发推吐槽,称:「创业者们,机会来了!市面上急需一个能够整合、简化这些流程的 AI 工具。」

Clapper 正是一个集成了所有这些功能的一站式平台。

图片

通常想做一条短视频,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需要一个故事和脚本,然后根据脚本画出分镜,再根据分镜拍摄或寻找素材,将它们在剪辑软件拼合起来,添加动画效果和特效,再有选择性地配上口播、背景音乐或音效。因此,影视制作行业中编导、导演、摄像、剪辑、后期、配音等分工应运而生。

而在 Clapper,视频制作遵循另一条逻辑。它的每条轨道不像 Premier、剪映等剪辑软件一样对应着视频或图片素材,而是对应着一个具体的工种。

图片
剪映的素材轨道

图片
Clapper 的轨道

在用 AI 做视频这件事上,我们就是 AI 的甲方。Clapper 就像一个由业内最强的 AI 组成的剧组。Clapper 内置像 GPT-4o,Claude 3.5(Sonnet)等一系列「顶流」大模型。它就像乙方的执行导演一样,负责将你的需求对接给对应的「AI 编导」。

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条轨道代表着故事版,和 Clapper 内置的大模型对话,它将通过 API 调取文生图模型,让 AI 分镜老师来生成对应的图片,作为视频画面的基础。

图片
通过 Clapper 可以访问以上文生图模型

以 Clapper 给出的样片为例,接下来的轨道依次对应场景、旁白、摄像机的视角、背景音乐以及音效。你可以要求 ElevenLabs 或 Fal.ai 为这个西部废土世界的故事生成一些废墟的风声或者枪战的爆炸声。

而 Clapper 还有一项功能,可能真的向「会说话就能拍电影」的愿望迈进了一大步。我们可以直接向 Clapper 导入剧本,并且在「故事」一栏细致地为你的主人公创造人设。

图片

以《绿野仙踪》为例,我们不仅可以为人物添加更加个性化的人物描述,还可以上传图片,为女主人公多萝西设置视觉形象。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请世界上的任何演员来扮演这个角色,哪怕你想看 18 岁的小李子演多萝西,都可以实现。Clapper 的功能细致到你可以调整人物的年龄和音色,每个场景的陈设,多萝西的房间有什么家具,他们冒险的目的地「翡翠城」的房子长什么样子,都可以在 Clapper 中随心调整。

图片

当然,你也可以先用 AI 画一些气氛图出来,说不定能更进一步地激发你的灵感和创意。

不过,虽然 Clapper 的功能已经充分地考虑了做视频的需求,但是它的效果却有些差强人意。不仅画面中人物的动作有些「鬼畜」,不符合物理运动规律。视频的整体效果更像是会动的 PPT,缺乏镜头之间的转场和连续感,并且配乐也 AI 味十足,听起来没有旋律,还有些杂音。

点击查看视频

可能生成式 AI 想要改变视频制作的流程,还需要很长时间,但 Clapper 的出现或许能给还在给传统视频剪辑软件拓展 AI 功能的大厂们,提供了一条新的落地思路。

参考内容: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谷歌发布具有先进人工智能的Pixel 9手机

谷歌正在推出四款手机,其中一款是可折叠的,还有两款智能手表和一套装有最新人工智能技术的耳塞,包括全新的先进Gemini Live对话体验,作为安卓制造商,谷歌试图超越苹果和三星。


在加利福尼亚的一场活动上宣布的一系列新Pixel产品标志着谷歌自有品牌安卓设备的最新演进,以试图证明其集成的人工智能和设备比竞争对手更出色。

Pixel 9系列

Pixel 9 Pro是谷歌的首款“pro”手机,屏幕尺寸较小。
这款Pixel 9、Pixel 9 Pro和Pixel 9 Pro XL都配备了谷歌下一代Tensor G4芯片,配备了速度明显更快的AI处理器,使其达到顶级竞争对手的水平。新的重要人工智能功能是Gemini Live,旨在实现与AI助手之间自由流畅的来回对话,类似于科幻电影中看到的如《钢铁侠》中的贾维斯(Jarvis)。

其他亮点包括全新的Pixel Studio图像生成器以及相机的智能“加入我”功能,可以通过混合连续拍摄的两幅图像,将摄影师插入到团体照片中。Pixel 9采用6.3英寸屏幕和双摄像头系统。Pixel 9 Pro增加了5倍光学变焦长焦摄像头和更亮的屏幕,而Pixel 9 Pro XL则具有6.8英寸的屏幕,类似于去年的Pixel 8 Pro。两款“Pro”手机的尺寸与苹果的iPhone 15 Pro系列直接竞争,并在两款机型上提供相同的功能。两款Pixel 9 Pro均包括一年的Gemini Advanced计划免费使用权限。

所有手机都将在美国免费提供两年的卫星求救信息服务,类似于最近iPhone上提供的功能。Pixel 9的售价为799英镑(899欧元/799美元/1,349澳元),9 Pro XL的售价为1,099英镑(1,199欧元/1,099美元/1,849澳元),将于8月22日开始发货。Pixel 9 Pro的售价为999英镑(1,099欧元/999美元/1,699澳元),9月4日开始发货。

Pixel 9 Pro Fold

谷歌Pixel 9 Pro Fold是可折叠手机中具有最大柔性屏幕之一。

谷歌的第二代折叠手机是Pixel 9 Pro Fold,更轻薄,内部8英寸柔性屏幕更大更亮,外部屏幕为6.3英寸,关闭时使用。它具有与其他Pixel 9手机相同的新Tensor G4芯片和人工智能功能,这是对以前的Pixel Fold的重大飞跃。背面的三摄像头具有5倍光学变焦,超过市场领导者三星的Galaxy Z Fold 6,而新的“让你看起来”功能在外部屏幕上显示动画,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您可以尝试为他们拍照。

Pixel 9 Pro Fold的售价为1,749英镑(1,899欧元/1,799美元/2,699澳元),9月4日开始发货。

Pixel Watch 3和Pixel Buds Pro 2

Pixel Watch 3和Pixel Buds Pro 2是谷歌的新款AI智能穿戴设备。

谷歌还宣布了其手机的新配件。Pixel Watch 3取代了去年的智能手表,提供两种尺寸,41mm和45mm,并配备更大更明亮的屏幕,以更好地与三星的热门Galaxy Watch系列竞争。该手表提供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和改进的健康和健身跟踪功能,包括更好的跑步和训练负荷测量,无需Fitbit订阅。它还能够检测佩戴者的脉搏是否停止,比如在发生心脏骤停时,会发出警报并呼救。

Pixel Buds Pro 2比前任产品轻27%,体积轻24%,具有改进的降噪功能。这款耳塞将是首款支持Gemini Live的产品,便于在外出时与AI助手进行自然对话。

Pixel Watch 3的售价为349英镑(399欧元/349美元/579澳元),Pixel Buds Pro 2的售价为219英镑(249欧元/229美元/379澳元),9月26日开始发货。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