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q宣布由Sixth Street Growth领投的5000万美元D轮融资

Seeq,一家工业分析、人工智能和监控领域的领导者,今天宣布已经完成了一轮由全球领先投资公司Sixth Street Growth领投的5,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现有投资方Insight Partners、Altira Group、Second Avenue Partners和沙特阿美能源风险基金也参与了本轮融资。图片{ width=60% }


这轮融资将Seeq的总融资额提高到约1.65亿美元。Sixth Street Growth的董事总经理Nari Ansari将加入Seeq的董事会。
成立于2013年,Seeq为来自36个国家的能源、化学、制药、公用事业、采矿与材料等工业领域的数百家客户提供服务。

Seeq首席执行官Lisa Graham博士表示:“通过不断进行以客户为灵感的创新,包括其最新产品Seeq Vantage for Industrial Enterprise Monitoring,Seeq已成为工业分析领域的行业领导者。本次投资将增强Seeq支持客户关键行业需求的能力,我们很高兴能够凭借更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和与Sixth Street的合作伙伴关系继续发展。”

Ansari表示:“Seeq独具优势,可构建下一代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以优化跨多个行业的制造和运营流程。Seeq将企业的不同时间序列运营数据源与其他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相结合,以实现对其运营的最佳和最具挑战性方面的独特见解。”

Sixth Street Growth的副总裁Claire Zhang和Chris Perron补充道:“每家公司都希望通过黄金批次、减排、能源利用、资产优化和预测性维护等用例来识别关键改进点。我们相信Seeq将继续改变组织解锁其人员和数据动力以实现持续、可持续业务成果的方式。”

Sami Bahroun博士,前Solvay现Syensqo的工业数据科学与高级自动化负责人表示:“新的GenAI、先进的机器学习和工业监控能力满足了解决今天的员工技能提升和运营挑战方面的未满足需求。我们期待继续加速数字转型工作,并通过Seeq在企业各个层面获得更多价值。”

Lazard担任了Sixth Street Growth在这次投资中的财务顾问。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HiddenLayer加入了安全人工智能联盟

HiddenLayer 今日宣布已加入“安全人工智能联盟”(CoSAI),这是一个旨在解决人工智能(AI)相关的网络安全风险的新倡议。图片{ width=60% }


CoSAI由全球标准机构OASIS主办,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倡议,旨在为所有从业者和开发者提供指导和工具,帮助他们创建安全设计的AI系统。HiddenLayer将参与CoSAI的所有重点项目,并成为其生态系统的活跃一部分,共享开源方法、标准化框架和工具。

“AI的开发、使用和组织内的实施从未如此容易。随着部署量的激增,需要在AI安全方面采用共同的安全标准和最佳实践,”HiddenLayer的首席安全与信任官Malcolm Harkins表示。“HiddenLayer很荣幸加入CoSAI,同心协力支持AI安全原则的广泛采用。”

联盟最初的重点将集中在三个主要领域:
AI系统的软件供应链安全:加强构成和来源追踪以保护AI应用程序。

为变化中的网络安全格局培训防御者:应对AI和经典系统的投资和整合挑战。

AI安全治理:为AI安全开发最佳实践和风险评估框架。

CoSAI隶属于国际标准和开源协会OASIS Open,包括亚马逊、Anthropic、Chainguard、思科、Cohere、GenLab、IBM、英特尔、微软、英伟达、OpenAI、PayPal和Wiz在内的创始成员。

“作为CoSAI的创始成员和联合主席,我很高兴看到HiddenLayer加入我们,”思科系统的安全与信任组织负责人Omar Santos说。“借助HiddenLayer的技术专长和合作,我们渴望帮助全球组织更有效地应对新兴威胁。”

有关CoSAI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coalitionforsecureai.org/。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Vectra AI宣布扩展其Vectra AI平台

AI驱动的攻击信号智能为SOC团队提供了对其活动姿态以及网络、身份、云和GenAI工具上的任何活动攻击的全面视图
Vectra AI, Inc.,AI驱动的XDR(扩展检测和响应)领导者,今日宣布扩展其Vectra AI平台,该平台现在为安全运营中心(SOC)团队提供了主动姿态,以便主动发现并确定其混合环境遭受攻击者威胁的具体位置。图片{ width=60% }


通过此次扩展,Vectra AI平台的专利技术Attack Signal Intelligence™ 现在提供了一种综合分析方法,用于发现、阻止、检测和破坏混合攻击者。

要与攻击者保持同步,对SOC团队来说,了解组织暴露于混合攻击者渗透、扩散和横向移动的位置至关重要。未能及时了解动态、不断变化的混合攻击表面将使攻击者得以推进其攻击活动,保持隐秘和不受阻挡。

“在Vectra AI,我们不断创新,以跟上不断变化的攻击态势,并超前于攻击者”,Vectra AI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Hitesh Sheth表示。“作为AI驱动的XDR领导者,我们认为SOC团队必须了解其活动姿态,以了解他们暴露于攻击者的程度。建立在此基础上,他们必须掌握正确的信息,积极寻找并确定其网络、身份、云和GenAI工具上的活动攻击。Vectra AI平台植根于一种方法论,整合了安全研究、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工程和专注于用户体验的使命:利用AI以速度和规模提供准确的攻击信号。”

通过Vectra AI Attack Signal Intelligence的主动防御,SOC团队获得了对其网络、身份、云和GenAI活动姿态的全面视图。在混合环境中的主动姿态为SOC团队提供了一个实时视图,了解它们所任务防御的攻击表面如何变化,而其他依赖静态信息的工具无法做到。借助Attack Signal Intelligence的主动姿态组件,SOC团队可以主动发现与用户和机器实际行为相关的安全漏洞。这是通过监控20多种不同的AI增强数据流和数百种不同属性实现的,使团队能够阻止未来威胁。它发现其他工具忽略的漏洞,如:

身份管理问题,例如未启用双因素身份验证的帐户登录、使用旧版登录协议、弱的基于位置的访问控制以及对当地Microsoft Graph API或PowerShell等工具过于宽松的访问权限。在一周内,超过99%的组织有一个以上的用户通过Powershell或某些脚本引擎访问Azure AD,其中任何一个都可能被攻击者劫持并滥用。
网络姿态,了解网络风险,如外部RDP访问、IPMI使用、弱或非加密数据传输以及SMB1使用。超过三分之一的组织仍启用SMBv1,使其容易受到勒索软件和其他攻击者漏洞的威胁。
对组织中M365中的Copilot使用情况的明确了解使团队能够理解采纳和使用情况,从而实现围绕数据访问控制和权限的改进管理,包括潜在的攻击者滥用。Vectra AI发现超过40%的组织已开始在其环境中采用M365 Copilot。

“Vectra AI的具有Attack Signal Intelligence的XDR平台为SOC配备了对其混合环境的完整视图—不仅确定了他们的网络、身份或云是否已遭受破坏—而是如果某些情况以可能导致未来破坏的方式进行运行”,Vectra AI首席产品官Jeff Reed表示。“已经在使用Vectra AI平台的客户现在可以有效地发现、阻止、检测并干扰混合攻击者,主动应对潜在违规的全部过程,并且可以免费使用这些功能。”

这次Vectra AI平台的最新扩展是继Vectra AI于2024年5月宣布引入检测攻击者滥用GenAI工具(如M365的Copilot)的能力后进行的。

了解更多有关Vectra AI如何通过访问我们的博客以及在LinkedIn和X上关注的扩展检测和响应(XDR)新标准的信息。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使用 Joget 生成 AI 解锁业务效率

简化运营,增强信心:探索生成 AI 和带有防护栏的低代码的真实应用场景。图片{ width=60% }


全球开源企业低代码应用开发创新者 Joget Inc. 自豪地宣布其生成 AI 功能的重大进展。Joget 将举办独家网络研讨会,主题为“解锁企业生成 AI 的真正力量”,以展示这些创新。

加入 Joget,于 2024 年 8 月 20 日星期二美国东部时间上午 10:00,在 Zoom 上线参加。这场富有见地的研讨会探讨了企业如何利用生成 AI 和低代码开发的变革性力量简化日常任务并提升效率。

通过生成 AI 简化工作流程,推动创新

这场信息丰富的网络研讨会深入探讨了 Joget 平台内生成 AI 的实际应用。与会者将获得有价值的见解,了解生成 AI 的好处,实施定制业务规则,并看到 Joget 生成 AI 功能如何改进各行业的流程的真实示例。

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Joget 致力于持续创新,并且很高兴展示其生成 AI 工具套件,包括 AI 应用生成器,允许用户通过简单提示创建应用,AI 写作助手帮助用户生成想法或消息,AI 代码片段实现高效编码,以及 AI 实时聊天用于实时客户互动。这些功能是 Joget 不断开发生成 AI 和低代码技术的一部分,同时保持对安全、治理和合规性的高度关注。

“在 Joget,我们不断挑战低代码开发的可能性,”Joget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Raveesh Dewan 说。“我们的研发承诺不仅限于生成 AI。如我们的 Hashgraph 应用程序工作室发布所示,我们还与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集成。这种对创新的奉献确保我们的平台始终站在前沿,帮助企业实现巅峰效率,释放其全部潜力。”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一枚与时间赛跑的中国芯片

近期,外媒披露一则消息,称中方将发布通告,在多个领域禁用美国芯片,支持采购和使用国产芯片。这一信息与此前国内多项政策具有某种内在一致性,比如在财政部公布的计算机采购的新标准,就在多项关键部件的采购规定中,明确要求审查部件是否“在政府指定的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及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的网站上,通过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测试”。


这一消息掀起了轩然大波。它意味着国产CPU的能力得到了广泛承认,也意味着其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面对时代洪流,面对商业压力,面对科技铁幕,国产CPU一次次经历困难,又一次次集聚力量。最终让自身成长赶上了大势的选择,在2024年扛起科技自立自强的旗帜。

过去数十年,社会各界对国产CPU的认识经历了几次变迁。曾经很多人认为“发展国产处理器真的有必要吗?”后来,我们惊叹“留给国产芯片突破的时间不多了”。

从是否有必要,到是否来得及——中国CPU,是一枚始终在与时间赛跑的芯片。

1957 年,北京电子管厂成功制造了新中国最早的半导体器件,中国半导体产业由此拉开了大幕。但其第一次与全球信息化的洪流并轨,是在20世纪80年代。

1979年,上海元件五厂和上海无线电十四厂,联合仿制成功了8080八位微处理器。8080是英特尔在1974年推出的第二款CPU处理器,这次仿制成功,帮助中国抢占了技术机遇,也客观上推动了家用电脑走向国内市场。

随后,伴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中国开始了第一次芯片产业化浪潮。无锡华晶、绍兴华越、上海贝岭、上海飞利浦和首钢 NEC 等多家集成电路公司相继成立。国家先后开展了1986 年的“531 战略”、1990 年的“908 工程”、1995 年的“909 工程”三次半导体技术攻坚。这个时间段,有更多的产业、资本与人才投身到半导体行业当中,为后续波澜起伏的中国芯片事业奠定了多方面的基础。

尽管如此,漫长的自主化CPU探索,却没有得到多少真正的成果。伴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以及全球技术成果的涌入,稚嫩的国产CPU迎来了世界顶尖产品的冲击。很快,这次国产化芯片浪潮没有激发太大涟漪,就淹没在了全球化的科技汪洋里。

但芯片需要自主化的种子,却已经埋下。

伴随着PC革命的到来,中国市场在千禧年前后迎来了PC与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这也倒逼底层技术的进步,国产芯片命题又一次被提上了日程。

根据赛迪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信创生态及信创PC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信创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信创产业正在向关键基础行业扩展,并最终延伸至全行业。国产CPU正沐浴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阳光中,迎接一个新的时代。

当不确定性变成了新常态,以国产CPU为主的方向已经确定,再也没有可犹豫,可迂回的余地。

眼前的路,只剩下徐徐前进,加大研发,在中国市场内部形成良性竞争,凝结多元计算生态。反而失去庞大且具有整体性的中国芯片市场的副作用,将回馈到逆全球化者自身。

几十年中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与失败,失败与尝试,终于被证明是对的。

现在,时间终于站在了我们这边。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Sam Altman:为防止中国超越,美国应加强AI的4大投入

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在华盛顿邮报,最新发布了一篇名为《Who will control the future of AI?》的深度长文。

**Sam认为,谁能掌控AI的创新和持续发展,谁就能统治未来的世界。


** 目前,美国依靠ChatGPT、Copilot 等产品,在生成式AI、大模型领域取得领先地位,但这只是阶段性并不稳固。

而中国在生成式AI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包括基础建设(电厂、算力集群)、监管条例、技术生态以及场景化应用等,已经成为美国的头号竞争对手,并且在未来很可能会超越美国。

所以,Sam建议美国应该联合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盟友,打造一个“世界级AI联盟”实现统一的战略目标,来对抗那些信仰、价值观不同的国家,从而获得领先的主导地位。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1、制定强大的安全措施: Sam强调了网络防御和数据中心的安全创新的重要性。以防止黑客窃取大模型权重和AI训练数据等重要知识产权。

可以通过AI来自动识别和阻挠潜在的网络威胁,同时还要确保这些防御措施可以快速适应不断演变的网络攻击手段。

2、基础设施建设: 主张通过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来,投资必要的物理基础设施,这包括算力中心、网络光纤、发电厂等,这些基础设施对于AI的长期发展和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在建造这些基础设施的同时,还能提供全新的就业机会是一个多赢的举措。

3、商业出口管控: 可以制定明确的出口管制和外国投资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构建AI系统的指导方针。包括处理数据本地化的敏感问题,确保AI技术的健康发展和应用不受到政治和地理的限制。作为实际行为,OpenAI前不久刚停止了对中国API的支持。

4、全球模式: 需要创新地思考全球如何建立AI发展和部署的规范,特别是要关注安全问题,并确保历史上被忽视的南方和其他国家能够参与进来。但这需要像处理其他全球重要问题一样,与中国进行接触并持续对话。

Sam认为,可以建设一个类似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组织,将日本、英国等国家正在建立的AI安全研究所网络联合起来,并设立一个投资基金,那些遵守民主AI协议的国家可以从中获得资金,以扩大他们国内的AI算力从而获取更多的盟友支持。

关于这篇文章有478个评论,多数人认为,Sam写这篇文章只是一个“自保”的行为,希望美国政府不要把OpenAI作为眼中钉肉中刺,总是三番五次的调查、制裁他们,应该集中火力一致对外。

同时他也非常有政治头脑,知道“中美对抗”是一个非常热门且正确的话题,他通过移花接木的方式把苗头转向第三方,从而降低自身所受到的伤害。

以下是部分网友对这篇文章的评论。

Sam Altman的立场并不诚实。他只关心其开发的产品能带来哪些名利和财富,对这项技术所带来的裁员等负面消息丝毫不关心。

即便你所谓的大语言模型也并不是真正的AI,你只是在模仿、抄袭别人的东西,然后再此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创新。

我有一个小型的电子商务网站,需要不停阻止OpenAI的网络爬虫,因为它行为非常糟糕。所以,我对Sam Altman持怀疑态度,因为一个真正的好人,是不可能创建这么一个极端不负责任的网络爬虫。

我同意Sam的许多观点,但他过去的行为告诉我们他不值得信任。他会说什么是明智的,什么是人们爱听的,但他所说的与行动不一致。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使用Joget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业务效率

简化操作流程,保持信心: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带防护栏的低代码的实际应用。图片{ width=60% }


全球领先的开源企业低代码应用开发创新者Joget Inc.,拥有全球范围内的存在和客户群体,自豪地宣布其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的重大进展。Joget将举办名为“释放企业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真正力量”的独家网络研讨会,展示这些创新。
加入Joget在线Zoom于2024年8月20日周二,东部时间上午10:00。本次研讨会将探讨企业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低代码开发的变革性力量简化日常任务并提高效率。
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简化工作流程和促进创新
这次信息丰富的网络研讨会深入探讨了Joget平台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与会者将深入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益处,实施定制业务规则,并看到Joget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如何改进各行业流程的实际示例。
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Joget致力于持续创新,并很高兴展示其一系列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包括AI应用生成器,允许用户通过简单提示创建应用,AI写作助手帮助用户生成想法或消息,用于高效编码的AI代码片段以及实时客户互动的AI实时聊天。这些功能是Joget持续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低代码技术的一部分,同时保持对安全性、治理和合规性的强烈关注。
“在Joget,我们不断挑战低代码开发的可能性,”Joget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aveesh Dewan表示。“我们的研发承诺超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我们与新兴技术整合,比如我们的Hashgraph应用工作室推出。这种对创新的承诺确保我们的平台始终处于前沿,帮助企业实现最高效率并释放他们的全部潜力。”。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OpenAI高层巨变:联创辞职总裁休假,网友:领导层成了空壳

刚刚,OpenAI高层大地震:

联创John Schulman辞职跑路,联创&总裁Greg Brockman长期休假,产品副总裁Peter Deng也被曝离职。

John Schulman(约翰·舒曼),长年领导OpenAI强化学习团队,被誉为“ChatGPT架构师”。


也是他在Ilya Sustkever离开之后,临时接管了超级对齐团队。

现在他宣布“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加入隔壁Anthropic,也就是Claude团队。

与此同时,OpenAI总裁Greg Brockman也宣布将休长假,直到年底。
OpenAI计划10月1日起在全球各地举办开发者日等活动,他也将缺席。

Brockman自述是在连续工作了9年之后第一次放松,但对年底之后的计划说的比较模糊,也有网友认为是出于保密协议。

在舒曼离职官宣20分钟后,奥特曼在回复中感谢了舒曼的贡献,以及回忆了两人2015年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但截至目前,奥特曼没有对Brockman休假做任何回应。

奥特曼平常有打字句首字母和“i”不用大写字母的习惯,但每当重要同事选择离开时,他都会表现得更正式一些。

著名OpenAI内幕爆料账号苹果哥表示:现在领导层已经成了一个空壳,你们还是赶紧发布产品吧。

ChatGPT架构师离职

舒曼本科在加州理工学习物理,在UC伯克利短暂学习过神经科学,后来师从强化学习大牛Pieter Abbeel,完成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在他成为OpenAI联创时,博士还未毕业。
他的代表作、最高引论文PPO,也就是ChatGPT核心技术RLHF中选用的强化学习算法。

后来在从GPT-3.5、GPT-4到GPT-4o的一系列工作中都领导了对齐/后训练团队。
这次他自述的离职原因也是与此相关:

希望加深对AI对齐的关注,并开启我职业生涯的新篇章,让我可以重返实际的技术工作。
不过他也给足了OpenAI面子,补充到“不是因为OpenAI缺乏对安全对齐工作的支持而离开”,只是出于个人希望集中精力。
在ICML2023的演讲中,舒曼自述过个人接下来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何避免过度优化

  • ChatGPT 中的一些令人讨厌的行为(例如过度道歉)是过度优化的结果。
  • RLHF很容易对狭窄的指标进行过度优化,例如模型可能学会了能获得奖励的捷径,但没有真正理解。
  • 适当的对话任务训练需要推理、换位思考和知识,研究人员必须精心设计训练过程、奖励功能和数据集
  • 奖励信号必须评估整个对话的质量,而不仅仅是个别反馈。

在今年五月份与播客主持人Dwarkesh Patel访谈时,舒曼也表示,算力应该更多从预训练向后训练转移

OpenAI人才持续流失

由于在AI安全方面理念和奥特曼不合,OpenAI的人才发生了大量流失。
今年5月,超级对齐团队的两名负责人——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和RLHF发明者之一Jan Leike,在同一天内相继离开OpenAI。

彼时离超级对齐团队的成立,过去还不到一年。
Jan Leike离开后更是连发十几条推文,对着OpenAI疯狂炮轰,控诉其没有兑现20%算力的承诺,并且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远不及产品。

后来,Jan Leike选择加入了OpenAI的竞争对手Anthropic,继续进行超级对齐的研究。
在GPT-4项目上与Jan Leike共同领导对齐工作的Ryan Lowe,也已于3月底离开OpenAI。
还有超级对齐成员之一William Saunders,以及参与过GPT-4对抗性测试的Daniel Kokotajlo,也都从OpenAI离职。
更不必说隔壁Anthropic的创始人Dario Amodei和Daniela Amodei兄妹,也是OpenAI出身。

导致他们选择出走创业的原因之一,就是OpenAI在安全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就直接发布了GPT-3,引发了他们的不满。
对安全的重视,加上创始人的背景,也让Anthropic成为了包括Jan Leike和这次离职的舒曼在内的OpenAI员工的主要去处之一。

OpenAI这边最近在安全工作上也有所动作——
7月末,OpenAI把安全部门高级主管Aleksander Madry调离了安全岗位,并给他重新分配了“AI推理”的工作。
但OpenAI告诉媒体,Madry到了新职位上之后,仍将致力于人工智能安全工作。
CEO奥特曼也是强调,OpenAI一直都很重视安全工作,并坚持了“给整个安全团队至少20%算力”的承诺。

但眼尖的网友很快发现,奥特曼玩了一波偷换概念,原来承诺的的是给超级对齐团队20%算力,被偷偷改成了全部安全团队

emm……互联网还是有记忆的。

One More Thing

在内部大量人才流失的同时,OpenAI的“老仇人”马斯克这边也有新的动作——
马斯克刚刚再一次把OpenAI告上了法庭,一同被告的还有奥特曼以及总裁Brockman。

这次起诉的理由是,马斯克认为自己参与创立OpenAI之时受到了奥特曼和Brockman的“欺骗和敲诈勒索”。
马斯克称,自己当初参与并投资OpenAI就是因为相信了奥特曼的话,当时奥特曼承诺OpenAI是一个安全、开放的非营利组织。
但后来OpenAI成为了营利性组织,还把一部分股份卖给了微软,这让马斯克感到十分不满,认为自己遭到了背叛,痛斥奥特曼“背信弃义”。

马斯克的律师Marc Toberoff表示,此次诉讼和之前撤回的那起有很大差别,要求被告“对故意向马斯克和公众做出虚假陈述的行为负责”,并寻求“大规模追回他们的不义之财”。
同时,起诉书还要求撤销OpenAI对微软授予的许可。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融资6.4亿美元,AI芯片公司迅速崛起,Yann LeCun出任技术顾问

Groq是一家开发芯片以比传统处理器更快地运行生成式 AI 模型的初创公司,该公司周一表示,已在由贝莱德 (Blackrock) 领投的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 6.4 亿美元。Neuberger Berman、Type One Ventures、思科、KDDI 和三星 Catalyst Fund 也参与其中。


这笔资金使 Groq 的总融资额超过 10 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 28 亿美元。Meta 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 Yann LeCun 将担任 Groq 的技术顾问,英特尔代工业务前负责人、惠普前首席信息官 Stuart Pann 将加入这家初创公司担任首席运营官,Groq 今天还宣布了这一消息。Groq 于2016 年崭露头角,目前正在开发所谓的 LPU(语言处理单元)推理引擎。该公司声称,其 LPU 可以运行现有的生成式 AI 模型,其架构与 OpenAI 的 ChatGPT 和 GPT-4o 类似,速度是后者的 10 倍,能耗仅为后者的十分之一。Groq 首席执行官乔纳森·罗斯 (Jonathan Ross) 因帮助发明张量处理单元 (TPU) 而声名鹊起,这是谷歌用于训练和运行模型的定制 AI 加速器芯片。Groq 提供了一个由 LPU 驱动的开发者平台,名为 GroqCloud,该平台提供“开放”模型,如 Meta 的 Llama 3.1 系列、谷歌的 Gemma、OpenAI 的 Whisper 和 Mistral 的 Mixtral,以及允许客户在云实例中使用其芯片的 API。Groq 首席运营官 Stuart Pann 告诉 TechCrunch:“这些开发人员中有很多都在大型企业工作。据我们估计,财富 100 强企业中有超过 75% 的人都在使用 Groq。”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持续热潮,Groq 面临着来自其他人工智能芯片新贵以及人工智能硬件领域强大巨头 Nvidia 日益激烈的竞争。据估计,Nvidia 控制着用于训练和部署生成式 AI 模型的 AI 芯片市场的 70% 至 95%,该公司正在采取积极措施来保持其主导地位。Nvidia 承诺每年发布一款新的 AI 芯片架构,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每隔一年发布一款。除了 Nvidia,Groq 还与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竞争,这些公司都提供(或即将提供)用于云端 AI 工作负载的定制芯片。一些分析师认为,在未来五年内,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年销售额可能达到 4000 亿美元,Groq 可能会将 Arm、英特尔、AMD 以及越来越多的初创公司视为竞争对手。为了开拓自己的市场,Groq 正在大力投资企业和政府推广。今年 3 月,Groq 收购了 Definitive Intelligence,后者是一家总部位于帕洛阿尔托的公司,提供一系列面向企业的 AI 解决方案,并组建了一个名为 Groq Systems 的新业务部门。Groq Systems 的业务范围包括为希望将 Groq 芯片添加到现有数据中心或使用 Groq 处理器构建新数据中心的组织(包括美国政府机构和主权国家)提供服务。最近,Groq 与政府 IT 承包商 Carahsoft 合作,通过 Carahsoft 的经销商合作伙伴向公共部门客户销售其解决方案,并且该初创公司已签署意向书,准备在欧洲公司 Earth Wind & Power 的挪威数据中心安装数万个 LPU。Groq 还与沙特阿拉伯咨询公司 Aramco Digital 合作,在中东未来的数据中心安装 LPU。在建立客户关系的同时,总部位于加州山景城的 Groq 也在向下一代芯片迈进。去年 8 月,该公司宣布将与三星的代工业务签约生产 4nm LPU,预计这些 LPU 的性能和效率将超过 Groq 的第一代 13nm 芯片。Groq 表示,计划到 2025 年第一季度末部署超过 108,000 个 LPU。


风险投资持续流入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Groq 并不是唯一一家成功利用人工智能炒作的基础设施供应商。事实上,6.4 亿美元远不是我们近年来看到的初创公司获得的最大一笔收入。您可能还记得,早在 5 月份,GPU 巨头 CoreWeave 就在 C 轮融资中获得了 11 亿美元,几周后它就成功说服黑石集团、贝莱德和其他公司以其 GPU 作为抵押获得 75 亿美元贷款。与此同时,另一家 GPU 云运营商 Lambda Labs 自 2 月份以来利用其 GPU 缓存获得了总计 8.2 亿美元的新资金和债务融资,但看起来它还不满足。尽管风险投资资金不断流入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但华尔街的一些人似乎越来越担心这些数十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是否会带来回报。


英伟达的问题,会否引起AI巨变?

最近,有新闻指出,英伟达顶级产品 Blackwell 系列“GB200”因为缺陷导致交付时间推迟了三个多月。此次延迟预计将影响微软、谷歌和 Meta 等大型科技公司的商业计划,这些公司原本打算利用价值数十至数百万亿韩元的 GB200 来增强其 AI 服务。行业分析师认为,全球 AI 行业的“垄断风险”已成为现实,英伟达和台积电都面临问题,这两家公司占据了 AI 加速器设计和生产市场 90% 以上的份额。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一枚与时间赛跑的中国芯片

近期,外媒披露一则消息,称中方将发布通告,在多个领域禁用美国芯片,支持采购和使用国产芯片。这一信息与此前国内多项政策具有某种内在一致性,比如在财政部公布的计算机采购的新标准,就在多项关键部件的采购规定中,明确要求审查部件是否“在政府指定的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及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的网站上,通过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测试”。


这一消息掀起了轩然大波。它意味着国产CPU的能力得到了广泛承认,也意味着其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面对时代洪流,面对商业压力,面对科技铁幕,国产CPU一次次经历困难,又一次次集聚力量。最终让自身成长赶上了大势的选择,在2024年扛起科技自立自强的旗帜。

过去数十年,社会各界对国产CPU的认识经历了几次变迁。曾经很多人认为“发展国产处理器真的有必要吗?”后来,我们惊叹“留给国产芯片突破的时间不多了”。

从是否有必要,到是否来得及——中国CPU,是一枚始终在与时间赛跑的芯片。

1957 年,北京电子管厂成功制造了新中国最早的半导体器件,中国半导体产业由此拉开了大幕。但其第一次与全球信息化的洪流并轨,是在20世纪80年代。

1979年,上海元件五厂和上海无线电十四厂,联合仿制成功了8080八位微处理器。8080是英特尔在1974年推出的第二款CPU处理器,这次…

随时保持触发段落大小约等于200字符,以确保浏览器顺利发送响应。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