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vity集成OpenAI ChatGPT企业合规API

这项集成允许无缝收集来自ChatGPT Enterprise的对话数据。图片{ width=60% }


全球法律技术公司Relativity今日宣布,其正在与OpenAI的ChatGPT Enterprise合规API集成。该集成将ChatGPT Enterprise添加为RelativityOne的数据源之一,使用户能够无缝收集和处理人对AI的对话数据。
已有92%的财富500强公司在其业务中使用OpenAI,ChatGPT Enterprise帮助组织以规模部署人工智能,并提供企业级安全和隐私保护。该集成为组织提供了改进的透明度,让用户能够查看输入到ChatGPT Enterprise中的托管人或实体的提示,以及与相关法律事项相关的AI生成的响应数据。
RelativityOne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可以轻松捕获来自ChatGPT Enterprise的提示和响应数据,以便在几乎原生格式中方便地进行审查。这一新功能会自动将相关的人对AI对话数据以及相关元数据和AI生成的文件转换为Relativity Short Message Format(RSMF)。然后可以在RelativityOne Viewer中轻松审查,确保审阅者可以直观地浏览对话互动的复杂性以及ChatGPT Enterprise工作区中OpenAI文本到图像模型DALL•E和自定义GPT生成的图片等相关元数据。
OpenAI的ChatGPT Enterprise合规API允许ChatGPT Enterprise工作区所有者获取其工作区中所有对话和GPT的日志,集成了电子数据发现、数据丢失预防或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工具。该API提供导出或删除ChatGPT Enterprise对话和文件的功能,读取权限允许访问工作区对话、GPT、用户和记忆的列表和详细信息,删除权限允许删除特定数据。
在AITechPark探索最新的AI、物联网、网络安全、AITech新闻以及行业专家的见解更新!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KAID Health与Park Medical宣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KAID Health和Park Medical Centers (PMC)很高兴宣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图片{ width=60% }


KAID Health的人工智能(AI)和医学编码员正支持Park临床医师更好地提供高质量、富有同理心的护理,而PMC在底特律都会区享有盛誉。通过KAID Health,Park电子病历中的所有数据将支持费用准确性,并确保护理质量数据得到适当监控,同时优化管理工作流程。KAID Health的技术,包括Whole Chart Analysis™平台和PRIDE模块,被美国各地的医疗机构使用,以解锁其电子病历系统中的关键数据。KAID对AI的安全、可靠、公正应用意味着护理提供者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人员在最需要时都能够随时获得正确的信息。与基于单一就诊的编码解决方案不同,KAID Health利用所有当前和过去的数据来指导其分析。KAID Health的医疗编码服务组利用这一技术确保医学编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我们对KAID在帮助我们实现质量和编码目标方面的表现非常满意,” Park Medical Centers的CEO Jeffrey Brown表示。
“KAID Health的使命一直是利用数据改善医学编码、医疗运营和临床护理。我们很荣幸能帮助Park Medical Centers为密西根州的人民提供服务,” KAID Health的CEO Kevin Agatstein表示。“新技术本身并不能让患者变得更好,但它们可以在越来越有价值的方式上帮助那些值得信赖的一线护理人员和工作人员。”。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Invicti扩展应用安全平台,提供全面的API安全性

全面的API发现现已在单个网络应用和API安全解决方案中提供
领先的应用程序安全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Invicti今天宣布推出Invicti API Security,将全面的API发现与积极的安全测试合并为一个解决方案。图片{ width=60% }


面向服务的架构的增长推动了API的爆炸性增长,为安全团队提供了另一个不断扩大的攻击面。随着开发团队接受人工智能代码助手的生产力益处,API的创建进一步加速。但是,虽然人工智能代码助手正在提高开发人员的生产率,但它们目前还不能一致地生成安全的应用程序代码或安全的API,从而将风险传播到部署在今天的网络服务中的易受攻击的API。
根据ESG的报告《保护API攻击面》,76%的组织报告称,每个应用程序平均部署了26个API。许多这些API是未记录的,未受监控的,因此安全挑战现在正在于自信地且快速地查找API,对其进行漏洞测试,并进行补救。通过Invicti API Security,组织可以实现全面的API发现以及积极的API安全测试。
Invicti API Security包括多种发现方法,以实现对已知和未记录的API的全面识别,包括:
零配置发现,以识别API规范,扫描云环境以查找可访问路径API管理系统集成,获取和同步准确和最新的API规范到清单网络API流量分析,识别并重建API调用到API定义文件中,基于观察到的流量
Invicti CEO Neil Roseman表示:“借助Invicti平台广泛的API发现功能,我们能够提供一种工具整合选项,将Web应用程序和API安全合并为一个解决方案。”“随着工具扩散和预算限制的增长,CISO可以依赖Invicti解决方案来解决不断增长的API安全问题,并减少其团队的工具复杂性。”
几十年来,Invicti一直提供Web应用程序安全测试的覆盖率、准确性、速度和规模优势。连续自动发现、基于证据的扫描以验证开发人员的关键漏洞,以及最近新增的“预测风险评分”以推进优先级排序工作,为客户提供了独特的一系列好处。这些Web应用程序安全优势可以与API发现和安全测试一起部署。
ESG的网络安全实践主任Melinda Marks表示:“我们的研究显示,安全领导者越来越关注API安全以及他们确保安全客户敏感数据的能力。这是因为随着开发人员构建具有集成和与资源通信的丰富功能应用程序,特别是未知的影子API,API创建了迅速扩增的攻击面。”“Invicti的方法应用了多层发现方法,彻底识别API,帮助组织提供安全应用程序。”
Invicti API Security对Invicti客户都可用,覆盖了Acunetix和Invicti(以前的Netsparker)产品线,以扩展他们对Invicti平台的使用。新客户可以购买该产品作为Web应用程序和API安全组合,或作为独立的API安全选项。


注意:Title、Date、Body 三个部分的内容,放入到对应的位置。最后只需要输出为Makedown源文件格式内容。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EdgeRunner AI推出5.5百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致力于边缘生成AI技术

EdgeRunner AI是一家新创公司,致力于为边缘打造生成式人工智能,今日宣布正式启动,并完成了一轮550万美元的种子融资,由Four Rivers Group领投,Madrona Ventures和战略天使参与。图片{ width=60% }


这笔资金将用于构建EdgeRunner AI的创新平台,该平台采用最先进的透明模型,设计用于在任何设备或硬件上无缝运行,无需互联网访问。这项技术将改变企业和组织负责任地部署生成AI的方式,为它们提供超个性化和特定领域的使用案例。

“目前生成AI的挑战在于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未解决具体的业务需求,”EdgeRunner AI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Tyler Xuan Saltsman表示。“在EdgeRunner,我们赋予组织拥有他们的AI的权力。从我在东欧的军事经验中,我看到了孤立环境中个性化、特定领域和安全AI的需求。黑匣子专有模型偏向于云而不是用户。了解这些不透明模型中的偏见对于可用性和安全性都至关重要且复杂。我们的方法确保模型的完全透明性,从权重和代码到架构和数据集,不需要您移动您的数据,可以在任何设备和芯片上运行。”

通过开发针对任何芯片优化的小型、任务特定的开放模型,EdgeRunner AI将SLM(Small Language Models)提升为Ultra-Efficient Language Models(UELMs)。这使得组织可以在任何设备或硬件上本地运行AI模型,从而实现性能提升、数据隐私增强、几乎零延迟和功耗降低,为更美好、更可持续的未来。

“企业和政府不需要GPT-5或AGI。他们所需的是负责任地部署生成AI,以使用多个小型、任务特定的开放模型共同解决他们面临的真实业务挑战,从而创建群体智慧,”EdgeRunner AI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Colton Malkerson表示。

探索AITechPark,获取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安全、AITech新闻的最新进展,以及来自行业专家的深入见解!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波及50%网友,中国最大风口幻灭

独立快一年的阿里“亲儿子”,有新消息了。

作者 | 萧风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独立快一年的阿里“亲儿子”,有新消息了。


投资家网获悉,近日“中国最大在线办公平台”钉钉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2024生态大会”。除了钉钉,这场大会还聚集了当下最火的6只大模型独角兽月之暗面、MiniMax、百川智能、智谱AI、零一万物、猎户星空。靠着新风口,钉钉讲出了一个与大模型连接的AI梦。

钉钉的AI梦之前,上一个中国最大风口在线办公刚刚落幕。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黑天鹅”席卷全球,刺激出了两大“惊天动地”关乎中国网友钱袋子、命运的风口:在线办公、直播带货。在线办公对应的是赚钱,直播带货对应的是消费,任何人的一生都很难离开赚钱与消费。相比消费,赚钱自然要排到第一位,于是大厂、资本、独角兽纷纷杀入“赚钱赛道”在线办公,意图再度暴富。根据百度文库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在线办公用户规模超5亿人,占整个中国网民的50%,市场难以估量。

然而,随着“黑天鹅”红利消失,经历风口厮杀的“中国在线办公三巨头”钉钉、企业微信、飞书,急需“盈利”突围。2024年,飞书扛不住了喊出大裁员,企业微信保持低调,就连“中国在线办公三巨头”的老大钉钉,都在琢磨换个故事,昔日最大“赚钱”风口就此幻灭。

真正的内卷,有多卷?

卷的大厂也卷不动了。在线办公便是这样一个卷来卷去,卷不动的风口。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芯片暴跌,全怪特朗普

据路透社报道,周三,华尔街半导体指数市值蒸发逾 5000 亿美元,创下 2020 年以来最糟糕的一个交易日。

之所以芯片会出现暴跌,部分归因于此前的报道称,美国正在考虑加强对中国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出口限制。


与此同时,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表示,台湾作为芯片生产中心应当向美国支付保护费。因为根据他的观点,台湾抢走了美国的芯片业务,此举加剧了芯片类股的抛售。

路透社表示,近年来,美国政府对美国半导体制造业采取了更具保护性的立场,认为该行业对于与中国竞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让芯片投资者产生了最新的担忧。

美国芯片巨头,纷纷下跌。虽然美国过去一段时间都在加强对中国的芯片限制,但美国芯片厂商依然在合规的前提下,继续支持其中国客户,这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美国芯片的大涨。统计数据显示,费城半导体指数在 2024 年仍上涨 30%,表现优于标准普尔 500 指数 17% 的增长。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限制措施削弱了美国芯片制造商对华销售。截至 4 月 28 日的季度,英伟达来自中国的收入约占其总收入的 18%,而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为 66%。

在相关消息出来了以后,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纽约下跌 2.8%,创下 2022 年 12 月以来最糟糕的一天。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跌 1.4%,结束了连续三个交易日的上涨。费城半导体指数更是在下午交易中下跌超过 5%,有望创下自 2022 年 10 月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当中,人工智能巨头英伟达下跌近 7%,市值损失超过 2000 亿美元。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 AMD 下跌了 8%。高通、美光、博通和 Arm 的股价均下跌逾 7%。当中,博通公司股价下跌 7.9%,创下自 2020 年 3 月 18 日暴跌 15.9% 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同时,美国三大芯片设备制造商应用材料公司、泛林集团和科磊的股价周三也大幅下跌。其中,应用材料公司股价一度下跌 7.8%,创下 11 月以来的最大盘中跌幅。

这一场场、溃败,使费城半导体指数的股票市值蒸发了 4960 亿美元。

投资者已经习惯了科技股不停的好消息,所以最轻微的负面情绪都会让人们措手不及,并引起市场的恐慌,”AJ Bell 投资分析师 Dan Coatsworth 表示。

半导体股受到两党政治势力的双重打击,”Interactive Brokers 首席市场策略师 Steve Sosnick 指出。“如果从表现优异的科技股轮动转变为推动市场上涨的大型股的更大溃败,那么投资者真的无处可藏,”他补充道。

巴克莱全球研究主席 Ajay Rajadhyaksha 表示,这些举措反映了投资者对政治风险的高度关注,过去三周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的几率大大提高,以及投资者继续从大型股转向小型股的“非常…

Reference Links: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未来3年,只有“含AI量”高的企业,能活下来

最近,我观察到身边的很多CIO朋友,都在考核含AI量。什么是含AI量呢?就是用来评估企业或产品对AI的融入程度和应用水平,体现了企业或个人对AI技术的依赖和使用程度。


说来也巧,K哥看了IDC刚刚发布的低代码行业报告,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评测维度就是含AI量,权威机构对这个指标也如此重视,引发了我的两个思考:AI含量对企业是否真的重要,老板和员工如何抓住AI发展机遇?如何利用低代码和AI为企业降本增效,有哪些好的实践案例?下面展开聊一聊。

01 含AI量,正在加速企业“M型分化”

所谓的,企业“M型分化”,借鉴了日本学者大前研一提出的“M型社会”的概念,表达了未来企业的分布形态: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占据两端,而中型公司则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在AI时代下,含AI量的大小将决定一家企业是向上跃升还是向下滑落。

1)AI带来“知识平权”与“技术平权”
AI新生产力,快速抹平企业之间的差距,企业进入到“知识平权”与“技术平权”的新阶段。以软件研发为例,相比传统的软件开发方式,“AI+低代码”极大降低了企业的应用开发成本,AIGC的内容生成能力帮助企业提升知识管理水平。 IDC在报告中指出:“生成式 AI 的兴起也为低代码开发平台市场注入了新活力,正在进一步降低应用开发的门槛、提升开发效率。”

2)含AI量,决定企业的生与死
AI时代下,所有的企业应用都要用AI重新做一遍,而AI应用构建的成本和速度,决定企业的生与死。我的一些老板朋友经常跟我说:“K总,我也想拥抱AI,可是AI大模型应用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投入,确实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难道就没有一种更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吗?带着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些调研。

02 企业如何实现“AI自由”?

“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曾提出过一个“场景摩尔定律”,指的是每当AI大模型升级的时候,它就会解锁指数级的大模型应用。在AI应用大爆发的时代,企业快速低成本的开发AI应用的首选方案,就是“低代码+AI”平台。 这不仅是我的个人判断,IDC发布的《生成式AI+低代码:探索新一代开发范式》和《中国低代码开发平台技术评估,2024》报告中,预测到 2027 年,中国低代码/无代码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106.3 亿元人民币,越来越…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 https://www.aixinzhijie.com/article/6846296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李飞飞创业:3个月估值破10亿美元

“AI教母”李飞飞,现在有了新的头衔:

新晋“空间智能”独角兽创始人。

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不到4个月时间,李飞飞首次创业成立的World Labs,现已突破10亿美元估值。


知情人士透露,在最新一轮融资中,World Labs筹集了约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5亿元)资金。

目前,该公司已经完成两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硅谷风投a16z和Radical Ventures等。

空间智能,让AI理解现实世界

消息称,World Labs创立于今年4月份。对于这次创业,李飞飞相当低调,在领英主页中,最新动向显示的依然是“newbie”。

但在近期的一系列活动中,她还是详细揭秘了何谓“空间智能”:

视觉化为洞察;看见成为理解;理解导致行动。

简单来说,李飞飞认为,空间智能是“解决人工智能难题的关键拼图”

在5月份公开的15分钟TED演讲中,李飞飞分享了她对于空间智能的更多思考,要点包括:

  • 视觉能力被认为引发了寒武纪大爆发——一个动物物种大量进入化石记录的时期。最初是被动体验,简单让光线进入的定位,很快变得更加主动,神经系统开始进化……这些变化催生了智能。
  • 多年来,我一直在说拍照和理解不是一回事。今天,我想再补充一点:仅仅看是不够的。看,是为了行动和学习。
  • 如果我们想让AI超越当前能力,我们不仅想要能够看到和说话的AI,我们还想要能够行动的AI。空间智能的最新里程碑是,教计算机看到、学习、行动,并学习看到和行动得更好。
  • 随着空间智能的加速进步,一个新时代在这个良性循环中正在我们眼前展开。这种循环正在催化机器人学习,这是任何需要理解和与3D世界互动的具身智能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李飞飞还分享了她的实验室在空间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

比如开发由3D空间模型驱动的模拟环境,以便计算机学习如何在其中自如行动。

又比如激发了一波具身智能讨论热潮的VoxPoser:人类随意用自然语言给机器人下达指令,大语言模型+视觉语言模型就能自动帮助机器人做出规划以完成任务。

World Labs正在开发一种能够理解三维物理世界的模型,本质上是对物体的物理特性、空间位置和功能的理解和模拟。

值得关注的是,在与斯坦福逻辑学家、哲学家John Etchemendy合著的最新文章中,李飞飞还提到,大模型不具备肉体,因而无法对生理状态导致的结果产生主观体验。

我们还没有实现有知觉的人工智能,更大的语言模型也无法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如果我们想在AI系统中实现知觉,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知觉到底是如何在生物系统中产生的。

如此看来,李飞飞的空间智能创业,似乎还埋藏着更大的科研和商业野心。

“AI教母”李飞飞

李飞飞是AI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和华人之一。

她的传奇经历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33岁成为斯坦福计算机系终身教授,44岁成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现任斯坦福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HAI)院长。

计算机视觉领域标杆成果ImageNet亦是由她一手推动。

其门下高徒颇多,比如先后在OpenAI、特斯拉任职的Andrej Karpathy、目前在英伟达的Jim Fan等,也都是AI领域内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此前,李飞飞也曾短暂进入工业界,出任谷歌副总裁即谷歌云AI首席科学家。她一手推动了谷歌AI中国中心正式成立,这是Google在亚洲设立的第一个AI研究中心。并带领谷歌云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产品,包括AutoML、Contact Center AI、Dialogflow Enterprise等。

大模型趋势里,李飞飞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动向,从一开始就成为最受关注的风向标之一。

资本青睐,水到渠成。而科学家李飞飞的新故事,注定持续吸引全球科技圈的目光。

参考链接:
https://www.ft.com/content/0b210299-4659-4055-8d81-5a493e85432f‌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获得5000万美元融资的K Health如何通过AI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

“行业观察者”是我们针对人工智能、XR、元宇宙和Web3等前沿科技而设立的专栏,主要分享这些领域中的新兴企业或者创业者们的故事。K Health是一个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医疗诊断准确性和患者护理效率的系统。


通过分析大量的医疗数据,K Health能够帮助医生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决策,同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K Health融资5000万美元的背后有何魅力?以下是我们的第19期内容,以下Enjoy。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医疗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医疗成本的不断攀升,使得许多患者难以获得及时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K Health的创立极大地缓解了患者就医难的问题。

凭借其先进的AI技术,短短几年时间,K Health就吸引了超过1000万用户,连接全美48个州的医生,提供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带来一场医疗领域的变革。

01.1分钟项目速览

  1. 项目名称:K Health
  2. 成立时间:2016年
  3. 产品简介:
    K Health通过分析医生记录、实验室结果、治疗方法、处方等组成的数据集,借由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告知用户其健康问题,以及该如何被诊断和治疗,并给出相应的就医路线。
  4. 创始人团队:
    CEO:Allon Bloch
    CPO:Ran Shaul
    CMO:Neil Brown, MD
    CTO:Ashok Balakrishnan
    GC:Chen Yehudai
    CFO:Yaron Savoray
  5. 融资情况:
    • 2018年7月完成了1250万美元的A轮融资,同年12月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 2020年2月27日,K Health完成了48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由14W和Mangrove Capital领投,Anthem、Lerer Hippeau和Primary Venture Partners跟投;
    • 2024年7月,获得由Marcelo Claure的Claure Group领投的5000万美元融资。

02.AI医疗的革命者

公司的创立背景可以起源于创始人Allon Bloch和Ran Shaul对医疗行业的深刻洞察。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进步、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的面诊方式已无法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求。

K Health的创办理念十分简单: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使医疗诊断更加精准,患者护理更加高效。在这个愿景的驱动下,公司于2016年成立,致力于通过整合大数据、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提供更智能、更个性化的医疗解决方案。

K Health Team

公司的核心团队是由一群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和顶尖的人工智能工程师组成,共同致力于解决医疗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如疾病预测、病程管理、药物反应预测等。

K Health团队表示,“我们的使命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开发出一系列智能诊断工具和患者护理平台。这些工具不仅能够辅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还能帮助患者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K Health近日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融资,有了这笔资金,公司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获得更满意的健康保障。

03.用户体验的两极分化

自K Health推出以来,已有超过1000万人使用其人工智能技术与平台进行互动,其中310万人选择与医生或护士进行聊天咨询。这样极高的用户参与度显现出了K Health在提供便捷医疗服务方面的巨大潜力。

然而,尽管用户数量庞大,针对平台使用的评价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大多数用户对K Health的服务感到满意,特别是在与AI对话后进行线上医疗访问。

User Feedback

当前,约有70%的用户在完成与AI的对话后,选择继续进行线上医疗访问。这一数据表明,K Health的AI系统在初步诊断和用户信任建立方面表现出色。

但在TrustPilot和其他一些平台上,部分用户对K Health提出了负面评价,主要集中在在线治疗的局限性。

一些用户感到沮丧,因为他们在在线咨询过程中无法获得需要的治疗或药物。例如,有用户表示被禁止使用那些必要的抗生素,或者在需要更详细的医疗检查时被告知需要面对面就诊。

针对上述问题,K Health的家庭医学医生兼绩效总监Stephanie Foley解释说,低抗生素处方率是有意为之,因为大多数咳嗽和感冒由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同时,一些用户在在线咨询后被建议进行面对面的医疗服务,如急诊室、紧急护理或专家诊疗。虽然这种转诊是一种医疗服务,但用户往往对这种建议感到失望,尤其是在他们付费后期待能在网上解决问题。

对此,K Health的创始人Bloch表示,“K Health在约5%的情况下会向客户退款,这与传统医疗服务相比更为灵活,对用户来说更为友好。”

Data Privacy

除了诊断体验外,用户也在持续关注K Health对使用者数据的保护和隐私处理。

公司通过匿名化处理症状检查器和就诊过程中收集的所有数据,以保护用户隐私。与医生或护士的聊天记录符合《健康保险隐私及责任法》(HIPAA)的要求,确保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不受侵犯。

此外,K Health不会将用户数据与第三方追踪服务或社交媒体公司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户对其平台的信任度。

K Health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收集正负面评价并分析用户反馈,持续改进其平台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用户的互动数据不仅帮助公司优化其AI模型,还为开发新功能和服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例如,2020年,K Health从梅奥诊所获得了包括530万患者记录的大型匿名数据集,这些数据帮助公司开发了用于高血压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预测算法。

高血压患者众多,传统的医疗体系往往难以为每个患者提供充分的关注和个性化服务。通过AI技术,K Health能够大幅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使他们能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复杂病例的诊治中。同时,患者也能获得更及时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04.AI医疗的全球化浪潮

时至今日,AI技术正在不断提高医学研究、诊断和治疗水平,以此带来更好的医疗效果,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生产力和效率。

AI Healthcare Market Growth

2022年,人工智能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为151亿美元。随着人们对用AI驱动的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未来几年,全球人工智能医疗市场也将大幅增长,预计在2030年达到惊人的1879.5亿美元。

市场的增长还将催生新兴人工智能医疗技术的发展。

K Health的首席执行官Allon Bloch说:“人工智能未来有可能实现某些诊断和治疗过程的自动化。”

尽管AI医疗行业目前也存在着监管不确定性、数据质量问题和医生抵制等挑战,但人工智能技术必然会像Allon Bloch所想的那样,不断增加新功能、实现新突破,循序渐进地改变我们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式,从而开启AI驱动医疗的新时代。

用AI开启“新”医疗革命

将人工智能融入医疗保健领域是一个复杂而持续的过程。在漫长的时光里,K health的使命从来没有改变过——让每个人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护理。

随着新一轮资金的注入,K Health计划继续加强其人工智能,用于在个性化初级保健中扩展临床AI。同时,它也正关注着预防性医疗在未来的市场机遇,致力于将生成式AI应用在预防型医疗保健服务上。

此外,K Health还与包括Cedars-Sinai在内的卫生系统合作,制定了一项结合面对面与虚拟交互的初级保健纵向护理计划。考虑到美国的人口基数,在初级保健并未全面普及的现状下,现实医疗与虚拟医疗的合作方式必定是潜力无限的。

K Health的野心不止在医疗层面,基于业务拓展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它也在为未来潜在的IPO做准备。

“K Health是我见过的第一家成功使用人工智能影响数百万人生活的公司。他们正在大规模提供更快、更高质量、更低成本的护理,以此来应对医疗保健面临的最大挑战。”Claure Group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arcelo Claure表示。

这也是人工智能充斥在各行各业的今天,K Health能用实际行动推动AI医疗的切实进展,从而赢得广大投资人青睐的原因所在。

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前景十分光明。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与这项技术相关的挑战和风险。就像K Health从始至终坚持的理念那样,通过共同努力,最终确保人工智能用于改善每个人的医疗保健。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波及50%网友,中国最大风口幻灭

独立快一年的阿里“亲儿子”,有新消息了。

作者 | 萧风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独立快一年的阿里“亲儿子”,有新消息了。


投资家网获悉,近日“中国最大在线办公平台”钉钉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2024生态大会”。除了钉钉,这场大会还聚集了当下最火的6只大模型独角兽月之暗面、MiniMax、百川智能、智谱AI、零一万物、猎户星空。靠着新风口,钉钉讲出了一个与大模型连接的AI梦。

钉钉的AI梦之前,上一个中国最大风口在线办公刚刚落幕。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黑天鹅”席卷全球,刺激出了两大“惊天动地”关乎中国网友钱袋子、命运的风口:在线办公、直播带货。在线办公对应的是赚钱,直播带货对应的是消费,任何人的一生都很难离开赚钱与消费。相比消费,赚钱自然要排到第一位,于是大厂、资本、独角兽纷纷杀入“赚钱赛道”在线办公,意图再度暴富。根据百度文库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在线办公用户规模超5亿人,占整个中国网民的50%,市场难以估量。

然而,随着“黑天鹅”红利消失,经历风口厮杀的“中国在线办公三巨头”钉钉、企业微信、飞书,急需“盈利”突围。2024年,飞书扛不住了喊出大裁员,企业微信保持低调,就连“中国在线办公三巨头”的老大钉钉,都在琢磨换个故事,昔日最大“赚钱”风口就此幻灭。


source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