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Mistral AI 完成 6.4 亿美元 B 轮融资!估值 60 亿美元,General Catalyst 领投

根据《金融时报》,Mistral AI 已完成 6.4 亿美元 B 轮投资,由 General Catalyst 领投。
Mistral 由前 DeepMind 研究员 Arthur Mensch(CEO)和前 Meta AI 科学家 Timothée Lacroix 以及 Guillaume Lample 一年前创立,与 OpenAI 不同,Mistral 正在开源其模型,并表示正在根据欧洲对此类软件安全开发的更严格规定开发其产品。


Mistral 通过 API 向访问其模型的客户收费,模型的大部分可以免费使用,以便快速获得数据与增长。此外,Mistral 正在依靠其说服欧洲的 AI 客户与一家本地公司合作而不是选择其他地区的 AI 提供商的能力。
据悉,这笔资金包含 4.68 亿欧元股权和 1.32 亿欧元债务(分别约为 5 亿美元和 1.4 亿美元),最新估值达到 60 亿美元。
去年 12 月,Mistral AI 才完成 20 亿美元估值的融资,当时筹集了 4.15 亿美元。本轮主要投资者除 General Catalyst 之外,还包括 Lightspeed、a16z、英伟达、三星以及 Salesforce。
其他投资者包括 Belfius、贝塔斯曼投资、法国巴黎银行、Bpifrance、思科、Eurazeo、Headline、韩华资产管理的风险投资基金、IBM、Korelya Capital、Latitude、Millennium New Horizons、Sanabil Investments、ServiceNow 和 SV Angel。
Mistral AI 联合创始人&CEO Arthur Mensch 表示,很高兴看到新老投资者对 Mistral AI 业务重拾信心,并为业务扩张提供新的支持。新一轮融资使 Mistral AI 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推动 AI 前沿发展,并将最先进的技术带到每个人手中,它保证了公司的持续独立性,公司仍完全由创始人控制。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Automation Anywhere推出新的AI +自动化企业系统

2代GenAI过程模型和新的AI工作室实现了民主化AI代理创建,快速自动化开发和3倍价值速度
自动化Anywhere是AI动力自动化领域的领导者,宣布推出其新的AI +自动化企业系统,将AI与自动化结合起来,推动指数级成果。图片{ width=60% }


在Imagine 2024期间揭晓,该公司的新产品采用了第二代GenAI处理模型,加快了AI过程自动化的发现、开发和部署速度。公司还推出了新的AI代理,用于管理复杂的认知任务,并在企业的每个系统中实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自动化。这些解决方案将帮助组织实现显著的效率提升,将以前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流程任务缩短到几分钟,并在包括客户服务运营、财务、IT和人力资源等业务工作流程中提供3倍的价值和最多10倍的业务影响。
“当今的每家企业都面临着同样无法摆脱的增长和生产力要求,以更聪明、更高效和更创新的方式工作。”Automation Anywhere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Mihir Shukla说。“自动化是让我们迈出部分成功的基础。但是AI代理驱动的自动化是会使我们超越的突破——自动化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业务创造一个新的运营模式,并以惊人的效果推动企业转型。”
从基本任务到快速认知工作流程与企业AI代理
一项突破性的新功能是使用新的AI代理工作室构建定制AI代理的能力。AI代理将自动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具有从企业数据中学习、做出明智决策并在任何企业系统中负责采取行动的能力,将流程速度提升多达90%。AI代理工作室提供低代码工具,使不同技能水平的开发人员能够快速创建专门的AI代理以帮助解决他们的具体用例-无需数据科学家。这些AI代理结合了AI和行动,以应对更复杂的认知工作,例如在产生库存短缺情况下自动识别并替换产品。它们是自适应的,能够从复杂的企业数据中学习,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以实现快速解决方案和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企业AI代理亮点:
新的AI代理工作室,通常可用,为所有级别的开发人员提供低代码工具,以轻松构建、管理和监管定制的AI代理。开发人员可以从首选模型开始,其中包括来自AWS、Google Cloud和Microsoft Azure OpenAI Service等模型。开发人员还将能够通过本机检索增强生成(RAG)服务和10月份的Amazon Bedrock来增强AI代理的企业知识。最后,开发人员将具有内置提示测试,以确保任何用例的输出对应用AI代理之前处于适当状态。
增强的安全性和治理为AI代理提供了内置控件,用于保护和监控AI和公司数据的使用情况,以确保安全性和合规性。新功能包括代理和模型性能的监控和审计,用于一致使用的保护措施,以及人员验证和提示测试,以限制幻觉并最大程度地提高输出的质量。未来的数据屏蔽将自动从任何要由模型处理的输入中删除敏感数据。
“AI代理工作室真正简化了我的工作流程,提高了我的生产力,并改变了游戏规则。”Magnoos信息系统的智能自动化服务交付经理Khaled Mostafa说。“能够在单个平台中轻松切换来自领先供应商的基础模型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快速工程过程。治理至关重要,功能非常健全,提供了详细的洞察力,让我对包含GenAI功能的自动化感到更舒适。”
GenAI处理模型2.0-通过AI驱动的飞轮加速开发生命周期
驱动AI +自动化企业系统的基础引擎是Automation Anywhere独特的GenAI过程模型。GenAI处理模型2.0专门设计用于加速流程发现,提高30%的自动化创建速度,实现文档处理90%的准确率,并提高50%的自动化弹性-超越LLM单独提供的能力。这些模型根据在Automation Anywhere的云原生平台上运行的3亿多个流程自动化中的丰富元数据进行了调整。
基于新的GenAI处理模型2.0构建的一整套开发人员自动化解决方案包括:
新的Automator AI,通常可用,是一套全面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和能力,用于加速自动化生命周期,使构建、部署和管理自动化更快、更容易。功能包括:—生成式记录器,使团队能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备用方案构建更具弹性的UI自动化,自动检测源应用程序界面中的更改并实时自我修复以保持工作持续运行,将自动化停机时间减少50%。—增强的Autopilot,通常可用,使跨职能团队能够在记录时间内从发现到自动化转换,快速将流程文档转换为初稿自动化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utopilot现在允许来自BPMN格式的任何挖掘工具的输入来构建自动化。
文档自动化,得到了巨大的客户反应,年度客户增长率达到9倍,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增强实时处理任何文档类型,包括非结构化文档,并实现了90%以上的准确率。公司现在可以快速从任何文档类型中捕获工作流中的数据,包括从复杂表格中提取数据、支持30多种语言以及扩展模型选项。新的测试和设置体验以及新的对于本地部署的支持使模型设置和部署比以往更快、更容易。
“Automation Anywhere继续无缝整合AI和自动化,帮助客户更多地利用他们的AI投资。这些最新的增强和平台能力,包括AI代理,使AI驱动的自动化更加易于访问,赋予组织和员工以新的方式利用AI的能力,帮助他们比以往更加聪明地工作。”IDC智能流程自动化研究项目副总裁Maureen Fleming说。
利用AI解决方案加速业务生产力
为了帮助客户快速实现价值,Automation Anywhere还提供了一套AI驱动的解决方案,帮助加速所有关键业务功能的业务成果。
Automation Co-Pilot,适用于任何地方的企业助手,现在可通过与Amazon Q Service的新集成实现对话(处于预览状态),这样企业用户就可以更快地在任何应用程序中完成工作,并具有聊天功能,可要求提供智能助手、调用AI代理或启动自动化。这个企业级准备的Automation Co-Pilot可以嵌入到用户工作的任何应用程序中,并跨组织中的任何系统执行操作。服务操作解决方案加速器,通常可用,帮助团队通过预打包的AI代理和预定义的工作流程快速实现业务影响,适用于各种服务操作用例。员工可以通过不仅快速执行流程自动化,而且现在可以调用AI代理来完成认知任务,如订单管理、退货处理和服务Q&A,改善每个客户互动。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新的解决方案加速器将为财务、IT、人力资源以及包括医疗保健、银行业和制造业在内的行业推出。
请访问AITechPark以获取AI、IOT、网络安全性、AITech News的最新进展以及行业专家的见解!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香港全力押注AI,持620亿的港投基金支持AI独角兽思谋,并计划建首个香港AI研究院

来源:钛媒体AGI

作者|林志佳

编辑|胡润峰

钛媒体App获悉, 6月12日上午,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设立的一支持有620亿港元(80亿美元)的基金机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港投公司),宣布与 AI“独角兽”思谋集团(SmartMore)签定战略合作协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致辞中透露,这次港投公司与思谋科技在 AI 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涵盖 AI 上下游产业链、人才培养、提升香港算力水平等,将推进大模型创新在大湾区更广泛应用,更将创立香港首个人工智能研究院,意义重大。


(图片来源:由GPTNB生成)

与此同时,6月11日,香港特区政府机构“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PCPD)还向社会发布首份 AI 数据保护指南,承诺加强合规检查。根据PCPD周二发布的框架文件,使用生成式 AI 解决方案的公司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个人数据,包括进行风险评估、决定适当的人工监督水平,以及尽量减少为训练模型而收集的个人数据量。文件强调,企业还应该成立一个由 C 级高管领导的内部 AI 治理委员会,直接向董事会报告。

这是迄今为止香港最全面的 AI 相关监管指南。

很显然,中国香港特区正加大对AI领域的投入力度,跟进全球新一轮 AI 浪潮。

(图片来源:未提供)

事实上,据微软和领英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香港社会对 AI 的使用量显著增加。报告发现,香港88%的知识型员工使用生成式 AI 软件工具,高于 75% 的全球平均水平。2021 年,香港特区发布了一份关于 AI 道德开发和使用的指南,其中涵盖了问责制、透明度、公平性和安全性等多项原则。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发布了一份涵盖 AI “高级原则”的文件。随着ChatGPT和新一轮 AI 热潮席卷全球,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去年2月表示,港府将成立特别工作组,应对 ChatGPT 等“颠覆性”技术成果。

从2023年8月到今年2月,PCPD对 28 家本地机构进行了合规性检查,以审查它们与人工智能使用相关的个人数据收集和保护实践。根据 2 月份发布的报告,该机构发现,其中 21 家机构在日常运营中使用了AI。当前,中美成为全球 AI 技术发展的最前沿,“百模大战”甚至是千模大战,以追赶全球 AI 技术创新,同时,中国提出,AI 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因此,港府正加大对 AI 的支持力度。李家超提到,香港是亚洲唯一拥有五所全球百强大学的城市,基础科研具一定的实力,创科人才辈出,而且有背靠祖国接通世界的优势,定能全力发展成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助祖国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他提到,港投公司具丰富的网络,结合思谋集团在 AI 等方面的技术,培养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人才和提升香港算力水平,将会推进大模型创新在大湾区广泛应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港投公司的定位,一方面是发挥其资本引导和杠杆市场的力量,吸引科企落户、让它们更深度扎根香港,助力香港加速建构更蓬勃的策略产业生态圈;同时寻求合理的长远整体财务回报。自成立以来,港投公司大范围地与初创界、投资界和学术界等建立紧密的联系,其推动发展的方法更直接、更主动和更灵活。港投公司和思谋的合作,是一个很好的起点。陈茂波此前在官网博客中提到,这项涉及价值620亿港元(80 亿美元)的港投公司的协议的目标,是促进香港特区的研发支出和人才培训,该协议还将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的数字化与智能制造。陈茂波透露,港投公司未来几个月会陆续公布更多战略合作伙伴,并落实直接投资和共同投资项目。而此次港投公司的合作方思谋集团,成立于2019年,核心团队来自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学与工程学系,主要定位于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积累应用于工业领域。公司成立仅18个月,思谋集团就已跻身独角兽——估值达10亿美元以上。思谋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贾佳亚预计,未来五年,该公司增添数百名香港员工,培养香港的AI人才。目前,思谋集团已服务全球近300家大型客户,其中逾50多个龙头客户。思谋科技还披露全球首个IndustryGPT 2.0版本,与全新多模态智能体与智能工业云平台SMore ViMo协同,自主完成模型选择和训练,并控制机械臂执行复杂任务,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效率。目前,IndustryGPT已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陈家齐表示,港投公司肩负着双重使命,争取合理回报及推动更蓬勃的创科生态。这次与思谋科技的战略合作,加速香港 AI 推动新型工业化及高精密制造的应用发展。未来,港投公诉将会继续瞄准核心环节,与更多不同范畴的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Siri已成时代眼泪?憋了一年的IOS18超细节变化大盘点

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主题演讲已经落幕,该公司有很多要分享的内容。我们首次看到了苹果设备的AI功能,以及该公司操作系统的一些重大更新。


如果错过了主题演讲的现场直播,可以在下面查看本次大会的主要信息:

01.AI系统即将登陆苹果全家桶

随着几乎所有的大型科技公司都加入到人工智能热潮中来,苹果推出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也就不足为奇了。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是苹果公司最新的个人智能系统,它将强大的生成模型置于iPhone、iPad和Mac的核心,为苹果的原生应用程序提供了大量新功能,比如生成图像或摘要文本的能力。Apple Intelligence非常注重安全性,因为系统会自动决定是否需要使用设备上的处理程序或联系苹果的私有云计算服务器来满足用户的请求。该系统将在iPhone 15 Pro、iPad和配备M1芯片及更高版本的Mac上免费提供。

02.Siri获得AI加持

苹果对人工智能的大力推动还包括Siri。升级后的语音助手现在将更深入地集成到iPhone中,显示为设备边缘的一个脉动灯。它将赋予用户对应用程序更多的控制权,允许用户要求语音助手查找特定电子邮件中的信息,甚至显示用户朋友的照片。苹果正依靠大语言模型(LLMs)来帮助Siri更好地理解用户所说的话,并跟踪后续请求和问题。

03.Siri中内置ChatGPT

Siri的人工智能大升级还包括与OpenAI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的集成。通过新的整合,Siri会自动判断一个查询是否更适合ChatGPT。在向ChatGPT发送请求之前,它将征求用户的同意。用户可以通过Siri免费使用ChatGPT,无需注册账号。

04.邮件、信息、照片等新的AI功能

苹果公司正在iOS 18中的应用程序中推出一系列新的人工智能功能,包括总结电子邮件和生成回复的方法。该公司展示了新的Genmoji功能,让用户可以根据文本提示创建自定义表情符号,同时还展示了名为Image Playground的新AI图像生成器。苹果还将人工智能引入照片应用,让用户能够使用自然语言搜索照片。用户还可以清理照片背景中的物体,类似于谷歌的神奇橡皮擦。此外,苹果还为笔记和电话应用添加了人工智能支持的转录和摘要功能。

05.iPhone在iOS18中变得更加“可定制”

除了所有的人工智能,苹果还将在iOS 18中推出全新的、更可定制的控制中心,包括一种在主屏幕上自由放置应用程序图标的方法。在即将到来的更新中,苹果还将允许用户锁定某些应用程序,当用户把手机交给其他人时,他们就无法使用这些应用程序了。

06.iPhone终于支持RCS

在去年宣布支持RCS后,苹果公司确认它将随iOS 18一起到来。但除此之外,没有透露任何其他细节。iMessage还将进行其他一些升级,包括安排短信时间和支持通过卫星发送短信的功能。苹果还将推出丰富多彩的Tapback选项,并允许用户对文本进行加粗、下划线和斜体处理。

07.Apple TV Plus新增“inSights”功能

Apple TV Plus将新增一项功能,让用户可以向下滑动遥控器,显示正在观看的电影或电视节目中的演员及其角色。用户还可以找到当前正在播放的歌曲,并将其添加到Apple Music播放列表中。Apple TV Plus将在用户将节目静音时自动显示字幕,并支持21:9投影仪。

08.记录用户的登录信息

正如上周所传言的那样,苹果公司发布了一款新的密码应用程序,它可以让用户跟踪不同设备上的登录信息。这款应用可以让用户生成和存储密码,类似于LastPass和1Password等其他密码管理器。密码将在iOS、iPadOS、macOS、visionOS甚至Windows上提供。

09.iPadOS 18新增支持Apple Pencil的计算器应用程序

iPad发布十多年后,终于有了计算器应用程序。它配备了一项名为“数学笔记”的新功能,让用户可以使用Apple Pencil在iPad上书写方程式,并让应用程序为用户解题。苹果还将推出智能手写体功能,利用机器学习改善手写体的外观,并对笔记进行拼写检查。

10.macOS15将允许用户“镜像iPhone”

苹果MacOS的下一个更新将允许用户在Mac上镜像iPhone。用户可以直接在Mac上与iPhone互动,查看通知并听到移动设备播放的音频。Safari还将推出一项新的“亮点”功能,即利用机器学习来挑选页面中有趣的部分。

11.苹果将在watchOS11中自动显示小部件

watchOS11还将推出大量新功能,包括根据用户的需要自动添加小部件的新功能。苹果将推出新的Vitals应用程序,让用户“只需看一眼,就能了解用户最重要的健康指标”,还将推出新的周期跟踪功能、实时活动,并支持“签到”功能,让用户身边的人在锻炼时进行跟踪。

12.visionOS2新增空间照片和超宽Mac显示屏

苹果发布了visionOS2,这是其操作系统的首次重大更新。Vision Pro的新功能之一是利用机器学习为现有照片增加深度。此次更新还将引入对超宽虚拟Mac显示屏的支持、更直观的手势以及对火车旅行模式的支持。苹果还计划将Vision Pro带到更多国家,包括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和英国。

13.AirPods Pro的下一个更新将让用户悄悄回应Siri

苹果将在下一次AirPods Pro软件更新中推出Siri互动功能,让用户可以摇头“是”或“否”来回应Siri的广播。AirPods Pro还将支持语音隔离功能,以提高语音质量并减少背景噪音.

原文来源于:https://www.theverge.com/24171190/apple-wwdc-2024-biggest-announcements 。中文内容由元宇宙之心(MetaverseHub)团队编译,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Siri已成时代眼泪?憋了一年的IOS18超细节变化大盘点

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主题演讲已经落幕,该公司有很多要分享的内容。我们首次看到了苹果设备的AI功能,以及该公司操作系统的一些重大更新。


如果错过了主题演讲的现场直播,可以在下面查看本次大会的主要信息:

01.AI系统即将登陆苹果全家桶

随着几乎所有的大型科技公司都加入到人工智能热潮中来,苹果推出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也就不足为奇了。

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是苹果公司最新的个人智能系统,它将强大的生成模型置于iPhone、iPad和Mac的核心,为苹果的原生应用程序提供了大量新功能,比如生成图像或摘要文本的能力。

Apple Intelligence非常注重安全性,因为系统会自动决定是否需要使用设备上的处理程序或联系苹果的私有云计算服务器来满足用户的请求。

该系统将在iPhone 15 Pro、iPad和配备M1芯片及更高版本的Mac上免费提供。

02.Siri获得AI加持

苹果对人工智能的大力推动还包括Siri。

升级后的语音助手现在将更深入地集成到iPhone中,显示为设备边缘的一个脉动灯。它将赋予用户对应用程序更多的控制权,允许用户要求语音助手查找特定电子邮件中的信息,甚至显示用户朋友的照片。

苹果正依靠大语言模型(LLMs)来帮助Siri更好地理解用户所说的话,并跟踪后续请求和问题。

03.Siri中内置ChatGPT

Siri的人工智能大升级还包括与OpenAI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的集成。

通过新的整合,Siri会自动判断一个查询是否更适合ChatGPT。在向ChatGPT发送请求之前,它将征求用户的同意。用户可以通过Siri免费使用ChatGPT,无需注册账号。

04.邮件、信息、照片等新的AI功能

苹果公司正在iOS 18中的应用程序中推出一系列新的人工智能功能,包括总结电子邮件和生成回复的方法。

该公司展示了新的Genmoji功能,让用户可以根据文本提示创建自定义表情符号,同时还展示了名为Image Playground的新AI图像生成器。

苹果还将人工智能引入照片应用,让用户能够使用自然语言搜索照片。用户还可以清理照片背景中的物体,类似于谷歌的神奇橡皮擦。此外,苹果还为笔记和电话应用添加了人工智能支持的转录和摘要功能。

05.iPhone在iOS18中变得更加“可定制”

除了所有的人工智能,苹果还将在iOS 18中推出全新的、更可定制的控制中心,包括一种在主屏幕上自由放置应用程序图标的方法。

在即将到来的更新中,苹果还将允许用户锁定某些应用程序,当用户把手机交给其他人时,他们就无法使用这些应用程序了。

06.iPhone终于支持RCS

在去年宣布支持RCS后,苹果公司确认它将随iOS 18一起到来。但除此之外,没有透露任何其他细节。

iMessage还将进行其他一些升级,包括安排短信时间和支持通过卫星发送短信的功能。苹果还将推出丰富多彩的Tapback选项,并允许用户对文本进行加粗、下划线和斜体处理。

07.Apple TV Plus新增“inSights”功能

Apple TV Plus将新增一项功能,让用户可以向下滑动遥控器,显示正在观看的电影或电视节目中的演员及其角色。

用户还可以找到当前正在播放的歌曲,并将其添加到Apple Music播放列表中。Apple TV Plus将在用户将节目静音时自动显示字幕,并支持21:9投影仪。

08.记录用户的登录信息

正如上周所传言的那样,苹果公司发布了一款新的密码应用程序,它可以让用户跟踪不同设备上的登录信息。

这款应用可以让用户生成和存储密码,类似于LastPass和1Password等其他密码管理器。密码将在iOS、iPadOS、macOS、visionOS甚至Windows上提供。

09.iPadOS 18新增支持Apple Pencil的计算器应用程序

iPad发布十多年后,终于有了计算器应用程序。

它配备了一项名为“数学笔记”的新功能,让用户可以使用Apple Pencil在iPad上书写方程式,并让应用程序为用户解题。

苹果还将推出智能手写体功能,利用机器学习改善手写体的外观,并对笔记进行拼写检查。

10.macOS15将允许用户“镜像iPhone”

苹果MacOS的下一个更新将允许用户在Mac上镜像iPhone。用户可以直接在Mac上与iPhone互动,查看通知并听到移动设备播放的音频。

Safari还将推出一项新的“亮点”功能,即利用机器学习来挑选页面中有趣的部分。

11.苹果将在watchOS11中自动显示小部件

watchOS11还将推出大量新功能,包括根据用户的需要自动添加小部件的新功能。

苹果将推出新的Vitals应用程序,让用户“只需看一眼,就能了解用户最重要的健康指标”,还将推出新的周期跟踪功能、实时活动,并支持“签到”功能,让用户身边的人在锻炼时进行跟踪。

12.visionOS2新增空间照片和超宽Mac显示屏

苹果发布了visionOS2,这是其操作系统的首次重大更新。Vision Pro的新功能之一是利用机器学习为现有照片增加深度。此次更新还将引入对超宽虚拟Mac显示屏的支持、更直观的手势以及对火车旅行模式的支持。

苹果还计划将Vision Pro带到更多国家,包括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和英国。

13.AirPods Pro的下一个更新将让用户悄悄回应Siri

苹果将在下一次AirPods Pro软件更新中推出Siri互动功能,让用户可以摇头“是”或“否”来回应Siri的广播。AirPods Pro还将支持语音隔离功能,以提高语音质量并减少背景噪音.

Source: https://www.theverge.com/24171190/apple-wwdc-2024-biggest-announcements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刚刚,Mistral AI 完成 6.4 亿美元 B 轮融资!估值 60 亿美元,General Catalyst 领投

根据《金融时报》,Mistral AI 已完成 6.4 亿美元 B 轮投资,由 General Catalyst 领投。
Mistral 由前 DeepMind 研究员 Arthur Mensch(CEO)和前 Meta AI 科学家 Timothée Lacroix 以及 Guillaume Lample 一年前创立,与 OpenAI 不同,Mistral 正在开源其模型,并表示正在根据欧洲对此类软件安全开发的更严格规定开发其产品。


Mistral 通过 API 向访问其模型的客户收费,模型的大部分可以免费使用,以便快速获得数据与增长。此外,Mistral 正在依靠其说服欧洲的 AI 客户与一家本地公司合作而不是选择其他地区的 AI 提供商的能力。
据悉,这笔资金包含 4.68 亿欧元股权和 1.32 亿欧元债务(分别约为 5 亿美元和 1.4 亿美元),最新估值达到 60 亿美元。
去年 12 月,Mistral AI 才完成 20 亿美元估值的融资,当时筹集了 4.15 亿美元。本轮主要投资者除 General Catalyst 之外,还包括 Lightspeed、a16z、英伟达、三星以及 Salesforce。
其他投资者包括 Belfius、贝塔斯曼投资、法国巴黎银行、Bpifrance、思科、Eurazeo、Headline、韩华资产管理的风险投资基金、IBM、Korelya Capital、Latitude、Millennium New Horizons、Sanabil Investments、ServiceNow 和 SV Angel。
Mistral AI 联合创始人&CEO Arthur Mensch 表示,很高兴看到新老投资者对 Mistral AI 业务重拾信心,并为业务扩张提供新的支持。新一轮融资使 Mistral AI 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推动 AI 前沿发展,并将最先进的技术带到每个人手中,它保证了公司的持续独立性,公司仍完全由创始人控制。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AI 在用 | 免费!Adobe一分钟生成火柴人搞笑动画,视频、配音一锅出

机器之能报道

编辑:杨文

以大模型、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浪潮已经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生活及工作方式,但绝大部分人依然不知道该如何使用。
因此,我们推出了「AI在用」专栏,通过直观、有趣且简洁的人工智能使用案例,来具体介绍AI使用方法,并激发大家思考。


我们也欢迎读者投稿亲自实践的创新型用例。

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WtjjKVTdbtOSrBWpr-buw
视频来源:抖音博主「英英漫」

大家是不是还在纳闷,这类视频到底是咋个搞出来滴?
巧了,最近,小编捡到一个好东西 ——Adobe Express。

图片

这是 Adobe 公司推出的一款在线图形设计工具,它允许用户快速创建和编辑图片、视频和社交媒体帖子,其中就有一个功能 —— 音频生成动画
用它来生成搞笑动画视频,那是手拿把掐。
今天咱们就来说道说道。
首先,我们打开 Adobe Express 官网,使用谷歌邮箱等注册登录。
(温馨提示:免费但需要魔法,Adobe Express 链接在文末)
然后往下扒拉,找到「音频转动画」这一选项。

图片

准备工作完成后,正式开整。

第一步:选择视频尺寸。
Adobe Express 提供 6 种尺寸以适应各大社交平台。
例如,Facebook 支持横屏 16:9 和竖屏 9:16 的尺寸,X 支持 1:1 等,ins 的 4:5 等。
此外,用户还可以自定义视频尺寸。

图片

第二步:选择视频角色。
Adobe Express 提供了 211 种动画角色,涵盖各类人物角色、动物、表情符号、食物等。
我们选择了火柴人「小黏黏」,并调整比例大小。

图片

第三步:选择视频背景。
Adobe Express 上线了 98 种背景,包括城市、教室、沙漠、太空、海景等多种场景。
用户也可以上传视频背景或者自定义颜色。

图片

第四步:视频配音。
点击「录音」按钮即可录制角色对话,如果想要录音棚一样的专业效果,可以打开「增强语音」按钮。
同时,用户也可以上传一段音频,支持 MP3、AIF、WAV 及 MP4 格式。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次上传的音频不超过 2 分钟和 1GB。
若音频较长,可分多次上传,然后用剪映等剪辑工具进行拼接。

图片

最后,下载保存。完事。

我们看一下效果:

图片

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WtjjKVTdbtOSrBWpr-buw

工具链接 ——
Adobe Express 链接: https://new.express.adobe.com/
音频转动画功能链接: https://new.express.adobe.com/tools/animate-from-audio/?%24web_only=true&_branch_match_id=1313504525341280246&_branch_referrer=H4sIAAAAAAAAA8soKSkottLXT0zJT0otLkgsyi7ILy7RLU9N0kssKNDLyczL1k%2FVDytzyy0KLPEw9UgCACzgT68xAAAA

以后我们会通过新专栏带来更多 AIGC 案例演示,也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并给出改进建议。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苹果发布会的AI悬念:世界将有很多草台班子被摧毁

每个人都在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以对抗被这个世界抛弃的焦虑。

一、苹果有AI to C落地的三大要素

一直以来,人们都说苹果在大模型上掉队了。


我对此一直有不同观点,在这里(知识星球)还留有此前的记录。
(这是算命先生的套路,留下一些痕迹,回头把蒙准了的翻出来。)
看今天凌晨苹果发布会,如我所料,苹果有AI to C的最好场景。 AI to C的落地,需要三个东西:
1、场景(和现实应用结合起来);
2、变现(让用户有付费的心理账户);
3、利益相关(众人拾材火焰高)。
这三个苹果都有了。 开发者在Open AI的平台上很难赚到钱,但在苹果的生态圈可以。 个人用户使用ChatGPT很爽,但没有也能活。 而用起iPhone,那就是结合具体工作和生活场景的刚需,离不开。 各种工作流,AI Agent,苹果都是信手拈来。
现在每次大厂关于AI的发布会,几乎都是警告小公司和创业者:这些事儿你们别干了。
许多低矮的果实,创新的探索,苹果都静悄悄地收入囊中。
所以,对于创业者而言,未来在AI领域的开发,可能依然要基于大的生态系统。
但是AI本身的特点,可能会令这类生态系统远没有以前那么宽阔和包容。
原来这个世界允许许多草台班子存在,并且的确存在的冗余。
未来也许不同了。

二、AI to C 必须是“个人AI”

高质量的AI回答,需要更多的个人信息。这一点,谁能和苹果比? 你的聊天,信息,查地图,购物,所有的个人信息都将为你的个人AI服务于你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 一个人再聪明,不懂你,也很难做到和你贴心。~这也有点儿像To B 领域私有大模型的RAG。 当然,个人AI的前提是隐私,这一点,苹果一直是重中之重。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苹果对待AI的态度。
一方面,苹果完全去除了AI的宏大叙事,而是以客户的重要性需求和可感知价值为先,这一点非常了不起。
另一方面,苹果在最底层~神经网络芯片等方面早有布局。 能够同时做到以上两点的,地球上目前依然只有苹果这家公司。
库克在回忆乔布斯时,说他在自己心里深深融入了苹果的DNA:
1、追求创新和简单:如果你从宏观层面考虑斯蒂夫所坚持的东西,他坚持创新,追求简单而非复杂。
2、只做能控制优势的事情:他知道苹果应该只进入那些能掌控核心技术的领域。
3、只做最好的产品:我们依然非常相信追求完美,只做最好的产品。

三“人机接口”的耦合

再进一步,苹果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iPhone是一个什么产品?
想回答“iPhone还能火多久”,先要知道iPhone为什么火。
A:为什么我们离不开智能手机?
因为人类正处于一场“数字化殖民”的浪潮当中,智能手机就是商船。
我们正在从物理世界搬迁至数字世界,商业领域的权力因此发生转移,海外及中国最厉害的公司,基本上都“数字化殖民公司”。
智能手机,就是大航海时代穿梭于旧大陆和新大陆之间的商船。
我将苹果公司成为数字航海时代的“摆渡者”。 而iPhone就是这艘船。 我们只要拿出iPhone,就能瞬间从物理世界进入数字世界。
那么,安卓手机不也是船吗?区别在哪儿?
B:为什么iPhone在智能手机里一枝独秀?
因为苹果通过提供“人机耦合”的最佳体验,成为物理生…


本文链接:https://www.aixinzhijie.com/article/6846020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快手「可灵」爆火:海外AI圈巨震,中国版Sora一号难求

短短一年后,AI 生成的「吃面条」已经如此自然流畅?这让全球网友都感受到了亿点点震撼。

图片

图源:https://x.com/CharaspowerAI/status/1799494388462063632

右侧的这些生成视频,都来自快手刚刚推出的文生视频大模型「可灵」(Kling)。


不是预发布、不是纯 Demo 合集,而是直接开放测试的产品级应用,人人都能申请。而且,可灵支持生成最长 2 分钟、30fps 的 1080P 视频,主打从头脑风暴到可发布作品的「一键转化」。(官网地址:https://kling.kuaishou.com/)

最早一批用上的用户已经「真香」:

图片

图源:https://x.com/op7418/status/1799047146089619589

图片

图源:https://weibo.com/7714861068/Oig1Qm8Or?refer_flag=1001030103_

500 人上限的交流群,很快就满员了,满屏都是 tql:

图片

还没用上的外国友人只能干着急,在社交媒体发「求求了」:

图片

不夸张地说,可灵现在是「一号难求」:

图片
图片

消息传到硅谷创投圈,更是引发了一场热议。

Stability AI 前 CEO Emad Mostaque 表示:「中国的 AI 技术有自己的优势。」

图片

YC CEO 也在 X 平台转发了可灵生成的 Demo:

图片

就图中这个「吃汉堡」的案例而言,在相同的提示词下,可灵的生成效果确实比 Sora 更生动、真实:

Prompt:Une personne tapant son meilleur croc dans son hamburger

图片

视频地址:https://x.com/AngryTomtweets/status/1799787209651859910

对于关注 AI 的人来说,这几天一定陆陆续续看过很多可灵生成的作品了。机器之心也是第一时间就点进了申请通道,并拿到了试用资格。

接下来,我们不妨一边试用、一边分析可灵爆火的原因。

国内首个文生视频产品级应用

或许你还记得这个曾经非常火爆的「气球人」视频。三位创作者花费近两周时间,使用 Sora 制作了这条 1 分 21 秒的视频短片,让人感到十分惊艳。不过,负责后期制作的 Patrick Cederberg 坦白了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例如气球的颜色在每次生成中都会改变、镜头中会出现一些瑕疵等等。

图片

Sora 生成结果。完整视频地址:https://youtu.be/9oryIMNVtto?si=F6oDzvrhzfVcQGeh

对于此前的视频生成模型来说,「一气呵成」生成 1 分钟以上的内容确实有难度,特别是要求画面中的各种元素保持前后一致。

图片

对于视频生成模型来说,「一气呵成」生成 1 分钟以上的内容确实有难度,特别是要求画面中的各种元素保持前后一致。这样的细节,对于视频生成模型来说,一直是巨大的挑战。

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公开了自己用可灵制作的「气球人」视频,并表示自己仅用了「几十分钟」,就做出了连续性、真实度、清晰度都很优秀的短片。https://mp.weixin.qq.com/s/iSAvV3PX1WYwGg7rU60Ong


Read more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苹果发布会的AI悬念:世界将有很多草台班子被摧毁

每个人都在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以对抗被这个世界抛弃的焦虑。
一直以来,人们都说苹果在大模型上掉队了。


我对此一直有不同观点,在这里(知识星球)还留有此前的记录。
(这是算命先生的套路,留下一些痕迹,回头把蒙准了的翻出来。)
看今天凌晨苹果发布会,如我所料,苹果有AI to C的最好场景。 AI to C的落地,需要三个东西:
1、场景(和现实应用结合起来);
2、变现(让用户有付费的心理账户);
3、利益相关(众人拾材火焰高)。
这三个苹果都有了。 开发者在Open AI的平台上很难赚到钱,但在苹果的生态圈可以。 个人用户使用ChatGPT很爽,但没有也能活。 而用起iPhone,那就是结合具体工作和生活场景的刚需,离不开。 各种工作流,AI Agent,苹果都是信手拈来。
现在每次大厂关于AI的发布会,几乎都是警告小公司和创业者:这些事儿你们别干了。
许多低矮的果实,创新的探索,苹果都静悄悄地收入囊中。
所以,对于创业者而言,未来在AI领域的开发,可能依然要基于大的生态系统。
但是AI本身的特点,可能会令这类生态系统远没有以前那么宽阔和包容。
原来这个世界允许许多草台班子存在,并且的确存在的冗余。
未来也许不同了。
高质量的AI回答,需要更多的个人信息。这一点,谁能和苹果比? 你的聊天,信息,查地图,购物,所有的个人信息都将为你的个人AI服务于你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 一个人再聪明,不懂你,也很难做到和你贴心。~这也有点儿像To B 领域私有大模型的RAG。 当然,个人AI的前提是隐私,这一点,苹果一直是重中之重。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苹果对待AI的态度。
一方面,苹果完全去除了AI的宏大叙事,而是以客户的重要性需求和可感知价值为先,这一点非常了不起。
另一方面,苹果在最底层~神经网络芯片等方面早有布局。 能够同时做到以上两点的,地球上目前依然只有苹果这家公司。
库克在回忆乔布斯时,说他在自己心里深深融入了苹果的DNA:
1、追求创新和简单:如果你从宏观层面考虑斯蒂夫所坚持的东西,他坚持创新,追求简单而非复杂。
2、只做能控制优势的事情:他知道苹果应该只进入那些能掌控核心技术的领域。
3、只做最好的产品:我们依然非常相信追求完美,只做最好的产品。
再进一步,苹果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iPhone是一个什么产品?
想回答“iPhone还能火多久”,先要知道iPhone为什么火。
A:为什么我们离不开智能手机?
因为人类正处于一场“数字化殖民”的浪潮当中,智能手机就是商船。
我们正在从物理世界搬迁至数字世界,商业领域的权力因此发生转移,海外及中国最厉害的公司,基本上都“数字化殖民公司”。
智能手机,就是大航海时代穿梭于旧大陆和新大陆之间的商船。
我将苹果公司成为数字航海时代的“摆渡者”。 而iPhone就是这艘船。 我们只要拿出iPhone,就能瞬间从物理世界进入数字世界。
那么,安卓手机不也是船吗?区别在哪儿?
B:为什么iPhone在智能手机里一枝独秀?
因为苹果通过提供“人机耦合”的最佳体验,成为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的收费站。
前段时间马斯克的“脑机接口”热闹了一阵子,但你想过没,智能手机早就已经是一种非介入的“脑机接口”了。
因为:智能手机如同你我的一个“器官”,把我们和数字世界紧密地接在了一起。
既然是外挂器官,最重要的,就是耦合。我们总说iPhone丝滑,这是软硬件方面一体开发的优势。
本质上,是让我们几乎意识不到iPhone是个不是我们器官的玩意儿。
丝滑的另外一方面,则是整个数字生态系统。
iPhone不仅是我们从物理世界进入数字世界的入口,也是我们在数字世界穿行的护照。 所以,从手机到电脑(平板),再到云,再到各种应用,iPhone与数字生态系统的耦合也是领先的。
丝滑的第三点,是硅基与碳基结合的丝滑。
我们老说碳基生物和硅基生物的结合,其实是说神经网络层面的。
但是碳基生物还有很多感性的、触摸的、审美的、体验的部分,这方面,被苹果牢牢抓住了。
甚至大模型的厂商们,都不得不从苹果的高速公路入口通行。
将来超越iPhone的,是另外一种提供了在“人机耦合”上更无缝、更顺滑的“脑机接口”产品。
苹果最大的危险,是将来突然有一个东西干掉了iPhone,因为其有更好的摆渡能力,以及更好的耦合体验。显然,苹果希望是自己干掉自己。Apple Vision Pro 就是这种努力之一。
总体而言,苹果是AI to C的最大受益者。 极有可能,苹果依然是成为十万亿美金级别的最佳候选者之一。 当然,大家目前似乎更看好英伟达。 但是,To B公司的护城河往往不够强。即使英伟达也努力构建了自己的垄断优势。
英伟达在未来几年都会有非常好的现金流。假如英伟达没有有力的竞争对手,很有可能涨到十万亿美金。 假如英伟达遇到竞争对手(这块肉太肥了,To B 科技很难实现暴利之下的长期垄断),很可能价值会回归。 以十年为时间尺度,有很大的可能性,竞争对手抢夺了英伟达的肉,又或是AGI的路线发生了某些变动。 这类to B领域的争抢,要比to C领域残酷很多。即使英伟达构建了强大的生态系统,并且有很好的创新文化。 还有一个变量,什么时间发生? 现在,英伟达已经成为某种信仰,作为AI信仰的一部分,所以估值已经有非理性在里面。 然而,非理性极有可能持续很长时间,直至理性者失去理性。
十万亿美金公司的操盘手,还有一个候选者,那就是不靠谱的马斯克。 他是地球上唯一一个在AI和硬件(能动的硬件,例如机器人,不同于iPhone,其实手机在物理意义上和人没有交互)都有所作为的人。 但是他干的事情太多了,至少目前看对Tesla的股东也不够专一。
当然,别忘了,还有微软。 国内的公司,毫无疑问,AI to C的最大受益者是腾讯。 微信就像是一个某些方面更强大的iOS。
微信也具备了我说的AI to C落地的三个要素:场景、变现和利益相关。
说回来,除了买这几家公司的股票,我们还能干啥呢?
英伟达、苹果、微软,股价都快涨到天上去了。–虽然一年前股价只有几分之一的时候大多数人也这么想。
腾讯还是不错的,也不算贵,只是……
只是我并不是投资专家,所以以上仅为探讨聊天而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对于个体而言,AI正在势不可挡地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但这不是一个看起来对小公司很友好的趋势。
也许对于个体,也就是微软所说的那种“一人公司”,会有所帮助。
顺着大平台、大生态,结合碳基生物暂时不可替代的东西,例如社区,例如…
但是像移动互联网那种万众创业的局面,将很难重现。
毕竟,这次的AI,指向AGI,通用人工智能。
技术创新实现的价值,包括对存量价值的掠夺,以及增量价值的创造。
但在早期,是摧毁和掠夺。
这个世界,未来几年,将有许多草台班子被摧毁。
否则,那些十万亿美元的公司,钱从哪儿来的?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