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zai推出电话AI并扩展AI需求生成平台

New Features Support Reach’s Vision as an AI-Powered Demand Generation Platform
Banzai International, Inc. (NASDAQ: BNZI),一家领先的营销技术公司,提供基本营销和销售解决方案,今天宣布在其Reach解决方案中增加了对AI动力电话代理和11种新活动类型的支持。图片{ width=60% }


“自电话发明以来,人们一直使用电话与客户联系,但一直需要人类坐在电话前操作它。在Banzai,我们发现始终难以扩展大型人员拨打电话团队的管理,” Banzai 的创始人兼CEO Joe Davy 表示。“这将允许Banzai 的客户利用具有复杂工作流程的动态AI动力电话代理,满足Reach 现在支持的14种活动类型的所有活动。”
新的活动类型将允许客户在整个营销部门利用 Reach,开拓拓展机会。
支持的活动类型现在包括推动调查完成、社区成员资格、内容下载、销售会议、评论、通讯订阅、免费试用、录制演示查看、教育/培训参与和会议会议,除了 Reach 现已支持的网络研讨会和现场营销登记能力。
Reach 的AI电话代理功能使营销领导者能够扩展电话活动,以实现上述任何活动类型,达到成千上万有针对性的B2B或B2C联系人,并且具有一致、高质量的对话,无缝集成到其 Reach 活动中。
Reach 通过将多渠道、多触点的外发活动直接部署到公司的目标受众,帮助营销人员实现其目标。该产品从超过3.79亿个个体的专有数据库中识别公司的理想客户概要,这些个体按行业、职务、地理区域等进行分类。用户定义其最重要的客户标准,而 Reach 则准备好针对目标联系人进行个性化外展,并产生成果。
要了解有关 Reach 如何帮助组织实现其参与和管道目标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banzai.io/reach。希望利用新活动类型的客户将在其 Reach 仪表板中找到它们。希望利用AI 电话代理的客户应联系他们的客户成功经理讨论该特性。

探索 AITechPark,了解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安全、AITech 新闻以及来自行业专家的深刻更新!.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Automation Anywhere在AI交易中超出了Q1目标

Greater than 65 percent of new and upsell bookings were driven by AI-powered automation customers
Automation Anywhere, a leader in AI-powered automation solutions, announced strong first quarter performance. Generative AI-powered automation deals along with hyperscaler partnerships continue to fuel the company’s momentum. For the third quarter in a row, the company continues to demonstrate profitability through double-digit growth and improved margins. Automation Anywhere’s GenAI solution offers a unified platform with unmatched scalability and flexibility, which was validated through multiple competitive displacements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fiscal year.
“Our strategy to focus on AI and attract large enterprise customers continues to deliver growth and momentum for us,” said Mihir Shukla, founder and CEO, Automation Anywhere. “We continue to expand on large multi-year deals over a million dollars, demonstrating that our AI-powered automation platform is motivating customers to adopt our solution at scale to help transform their business. Our focus remains to continue to accelerate adoption of our AI-powered automation platform, support customers and partners exceptionally well, and accelerate growth through meticulous execution of our strategy.”
Automation Anywhere’s unique GenAI process automation model and AI solutions introduced over the past year are enabling customers to advance workflow transformations and provide quicker tangible results. Previously, an organization would spend months understanding processes to automate, but today it is able to feed significant amounts of unstructured data into Automation Anywhere’s GenAI process automation model, allowing it to learn where to optimize workflows quickly, often within weeks. Automation Anywhere also now provides the ability for companies to develop and deploy their own process AI solutions built from their own data. This not only shrinks the time it takes for customers to see results, but also exponentially increases customer outcomes.
Key Business Highlights Large deals exceeding $200,000 represented growth of more than 100 percent on a year-on-year basis.More than 65 percent of the new and upsell bookings were driven by AI-powered automation customers.Hyperscaler channel partnerships outperformed first quarter booking targets, highlighted by Amazon Web Services, Google Cloud, and Microsoft Azure. The company saw growth across all key regions and nearly all customers are now fully migrated onto its latest AI-powered automation platform, making it possible for them to realize the benefits from GenAI-powered automation offerings.
“Embedding GenAI into automation platforms simplifies development skills needed to take advantage of GenAI, optimizes complex workflows,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s productivity by disrupting the flow of work and how it is completed,” commented Maureen Fleming, AI and Automation Program Vice President at IDC. “With a new highly contextual interface to perform work, GenAI coupled with automated actions simplifies task completion – and work will increasingly flow to us instead of us hopping from application to application to do our jobs.”
First Quarter Announcement Highlights Automation Anywhere expanded its partnership with Google Cloud to enable new customizable GenAI-powered solutions that unlock value for enterprises across industries. Leveraging Google Cloud’s Gemini models and Vertex AI platform, Automation Anywhere drives automation at scale, accelerating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boosting productivity, and freeing up employee time for strategic work. These GenAI solutions are improving operations for over 300 enterprise customers running advanced process automations natively on Google Cloud.Petrobras saved $120 million in just three weeks. With the ability to work with unstructured document data and create automations using natural language, Petrobras leveraged Automation Co-Pilot for Business Users within its tax department to solve for potential inaccuracies in tax filings while adhering to the extensive and complex rules and regulations. By automating its tax filing system and process, this resulted in the ability to file taxes within three days without requiring employees to work weekends during tax seas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15 years.The company joined forces with Alorica, a global leader of next-generation customer experience solutions, to elevate customer experiences and provide tailored automation solutions.Automation Anywhere recently received several awards recognizing the company’s leadership and excellence. These included a 2024 Great Places to Work Award, Gold Stevie® Awards for Achievement in Customer Service Automation, Customer Service Training Team of the Year, a Silver Stevie® Award in the Customer Service Department of the Year category, a 2024 Excellence in Customer Service award by the Business Intelligence Group, and the 2024 CIO 100 award. Automation Anywhere’s first quarter ended April 30, 2024. As a private company, Automation Anywhere does not disclose detailed financial information. Explore AITechPark for the latest advancements in AI, IOT, Cybersecurity, AITech News, and insightful updates from industry experts。图片{ width=60% }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速递|前 OpenAI 超级对齐研究员宣布成立 AGI 投资机构!获 AI Grant 与 Stripe 创始人投资

近日,前 OpenAI 超级对齐研究员 Leopold Aschenbrenner 宣布成立了一家 AGI 投资机构,将其定位为对冲基金与智库的结合体。

据悉,Aschenbrenner 的资金主要来自前 Github CEO Nat Friedman、投资者 Daniel Gross、Stripe CEO Patrick Collision 以及 Stripe 总裁 John Collision。


▍从经济学研究到 AI 超级对齐

在加入 OpenAI 前,Aschenbrenner 曾在多个研究机构工作。Aschenbrenner 早年从德国移居美国,年仅 15 岁就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并于19岁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经济学和数学统计学,并担任经济学和政治学部门的研究助理。

2020 年至今,他成为牛津大学全球优先研究所(Global Priorities Institute)的研究员,专注于经济增长和长期风险的研究。

在加入 OpenAI 之前,Aschenbrenner 还在 FTX 创始人 Sam Bankman-Fried 创办的慈善基金 Future Fund 短暂任职,该基金旨在资助“改善人类长期前景”的项目。

2023 年,Aschenbrenner 加入 OpenAI 超对齐团队(Superalignment Team),专注于解决 AI 对齐问题,以确保 AI 系统按照人类的意图行事。

▍因泄露信息遭 OpenAI 解雇

今年,OpenAI 因涉嫌泄露信息解雇了两名员工,分别是 Leopold Aschenbrenner 和 Pavel Izmailov,他们曾在一个专注于 AI 安全的团队工作,这个团队由 Ilya Sutskever 在去年夏天组建,旨在开发控制和引导先进 AI 的技术。

对于解雇的解释,Aschenbrenner 表示他曾撰写了一份内部备忘录,批评 OpenAI 在保护关键算法信息和模型权重方面的能力,之后这份文件最初在他的同事和一些领导之间分发,后来因一次显著的安全事件被提交给董事会。

随后,OpenAI HR 向他发出正式警告,认为他的备忘录是一个重大问题。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推动更好的安全措施。据称,OpenAI 管理层对他决定通知董事会特别不满,随后对安全问题施加了压力。

此外,Aschenbrenner 被解雇的直接原因是他与外部研究人员分享了一份文件,OpenAI 认为该文件包含敏感信息,但 Aschenbrenner 坚持认为文件中没有机密信息,并且分享以获取反馈是公司的常规做法,该文件包括一个 2027~2028 年实现 AGI 时间表,Aschenbrenner 认为这已经是公开信息。

除了 Aschenbrenner,前 OpenAI 安全主管 Jan Leike 近期因对 OpenAI AI 安全方法表示不满而辞职,并转投 Anthropic,他还公开引用了与 OpenAI 管理层在公司核心优先事项上的分歧。

▍2027 年实现 AGI,伴随超智能

Aschenbrenner 将当前关于 AI 的讨论分为两派:一种是完全停止AI发展(如Eliezer Yudkowsky 所倡导的),另一种是全速推进(无视风险),他认为这两种极端立场都是不可行的。

他建议最大限度地加速 AGI 对齐的研究,类似于“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加速疫苗生产,同时在 AI 实验室的自我监管和独立监控下,通过独立评估(如 ARC 评估)确保安全。

Aschenbrenner 还指出,美国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运动,以应对 AGI 需求。数万亿美元将被投入到GPU、数据中心和电力建设上,美国的电力生产预计将在本十年末增长数十个百分点。

他认为,到 2027 年实现 AGI 是非常有可能的。从 GPT-2 到 GPT-4 的进步显示了 AI 能力的巨大跃升,他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计算能力和算法效率的持续提升将使AGI 成为现实。

此外,Aschenbrenner 还认为,AI 进步不会停留在与人类相当的水平。数百万的AGI 将能够自动化 AI 研究,可能在一年内压缩十年的算法进步,从而迅速从人类水平发展到超智能。

▍对 AI 安全投入不足

Aschenbrenner 指出,目前美国 AI 实验室在安全方面投入不足,亟需加强防护措施,控制比人类更聪明的 AI 系统是一个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虽然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在快速的智能爆炸期间,可能会出现失控的风险,这将是极其紧张的局面。

他还认为超智能将赋予决定性的经济和军事优势,AGI 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武器,与冷战时期的核武器相似,失控的 AGI 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此外,他预测到 2027~2028 年,美国将启动某种形式的 AGI 项目,因为仅靠初创公司无法应对超智能的挑战。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一夜暴富50亿,老黄新晋「流量明星」!英伟达市值破3万亿,超越苹果成全球第二

【导读】英伟达,已成世界上第一家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的芯片公司!老黄的个人财富,也随之一夜暴增50亿美元!英伟达超越苹果,意味着硅谷的一大转变。华尔街也在此刻做出预言:「英伟达也将超越微软,这大概率已成定局。


3万亿美元,英伟达市值再次创造历史!
当地时间周三,股价涨超5%。现在的英伟达,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值最高的公司,超越苹果,仅次微软。
距离世界第一,仅差一步之遥。

而上一次英伟达市值首超苹果,还是2002年。当时,两家公司的市值不到100亿美元。

10年前,苹果的市值是英伟达的53倍
英伟达市值超越苹果,标志着硅谷一大历史时刻的分水岭。
自从2007年推出iPhone以来,乔布斯的这家公司,一直在硅谷占据着主导地位。

彭博称,今年以来,英伟达上涨了约147%,市值共增加了约1.8万亿美元。
凭借出售「AI军火」,英伟达从此走向人生巅峰。而且丝毫也不给对手留下喘气的机会。

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周三这一波股票上涨,也让老黄的财富原地增加50亿美元,达到1074亿美元。

刚刚过去的ComputeX大会上,老黄官宣了年更GPU计划,并透露了Blackwell之后三代超级芯片的路线图。

Blackwell Ultra(2025年),Rubin(2026年),Rubin Ultra(2027年)
当然了,乘着这波AI红利,英伟达员工也是赚到了。
一位英伟达员工自曝,自己曾面试了94次,最终被公司录用。
网友表示,对于英伟达的员工来说,年薪41万美元并不高。有趣的是,股价的上涨,让其薪酬在短短一年内增加了10万美元。
这说明了,若想实现财富自由,选对公司也很重要。



【参考资料】
https://www.theverge.com/2024/6/5/24172363/nvidia-apple-market-cap-valuation-trillion-ai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6-05/nvidia-nvda-tops-3-trillion-in-market-value-as-ai-rally-steams-ahead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AI芯片股全线走高,ComputeX展示了什么趋势?

图片来源:由GPTNB生成

AMD AI芯片更新加速至“一年一更”、CoPilot+PC早期反馈喜忧参半、GB200配置或成为未来主流规格、英特尔和AMD将于下半年推出新一代服务器CPU……

作者 | 李笑寅
编辑 | 硬 AI

隔夜美股市场,英伟达市值首破3万亿美元,半导体板块集体大涨,费城半导体指数和半导体行业ETF SOXX分别收涨超4.5%和约4.3%,均创历史最高。个股台积电收涨6.8%,创历史新高,市值达8400亿美元。


受此提振,今日A股芯片股全天走强,工业富联涨停。

5月29日,Computex 2024大会在中国台湾举办,AMD、英特尔、Arm和联发科在内的全球科技巨头汇聚一堂。6月3日,摩根大通曾发布系列研报,总结了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主题演讲的亮点,包括:AI芯片路线图、供应链受益者、Blackwell已投产等。

继系列研报之一后,摩根大通发布最新系列研报之二,对大会亮点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并探讨了AI芯片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01

Computex关注度空前高涨

摩根大通表示,参加Computex已有约18年,这是可能是全球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这凸显了中国台湾科技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是长期发展的良好征兆。

02

AMD AI芯片的迭代更新速度

也加速至“一年一更”

AMD公布了Instinct AI芯片的年度迭代计划,路线图持续至…

03

CoPilot+PC初登台

早期反馈喜忧参半

微软在5月底的Build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CoPilot+PC,搭载拥有全新神经处理单元(NPU)的芯片,可实现每秒超过40万亿次即40+TOPS运算,并提供长效续航。在Computex大会上,大多数PC OEM已经应用并展示了CoPilot+ PC,起价为1200美元。…

04

ARM CPU在PC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Windows on ARM的尝试已经进行了多年,但这次的尝试似乎有望实现有意义的市场份额突破。高通Snapdragon X Elite的CPU性能已经与苹果M3持平,并超越了x86对手,同时NPU性能也处于领先地位。…

05

GB200和液冷技术无处不在

预示更多的GB200组合

几乎每个服务器供应商都在展示GB200 NVL72/36机架解决方案。由此看来,GB200配置将成为未来主流规格(目前估计为35%以上,但根据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反馈,可能会上升到50%以上), 并对鸿海、广达、欣旺达、信驊科技等GB200供应链供应商有利。…

06

英特尔和AMD

将于下半年推出新一代服务器CPU

英特尔和AMD宣布了他们的下一代服务器CPU产品:至强6 Sierra Forest(效率型)/Granite Rapids(性能型)和 AMD Zen 5(都灵),较前几代产品而言性能更强。…

07

联发科与英伟达的合作加深

联发科在其主题演讲中没有宣布任何关键的新产品,这可能有点令人失望,因为一些投资者期望联发科宣布ARM产品。不过,摩根大通指出,联发科主题演讲的亮点是强调了数据中心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开发以及与英伟达(摩根大通认为是汽车、ARM计算和企业/网络专用集成电路的某些业务)的强化合作关系。本文主要观点来自摩根大通分析师Gokul Hariharan、Albert Hung、William Yang等于6月5日发布的研报《Asian Tech Computex takeaways-Part2》.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速递|前 OpenAI 超级对齐研究员宣布成立 AGI 投资机构!获 AI Grant 与 Stripe 创始人投资

近日,前 OpenAI 超级对齐研究员 Leopold Aschenbrenner 宣布成立了一家 AGI 投资机构,将其定位为对冲基金与智库的结合体。

据悉,Aschenbrenner 的资金主要来自前 Github CEO Nat Friedman、投资者 Daniel Gross、Stripe CEO Patrick Collision 以及 Stripe 总裁 John Collision。


▍从经济学研究到 AI 超级对齐

在加入 OpenAI 前,Aschenbrenner 曾在多个研究机构工作。Aschenbrenner 早年从德国移居美国,年仅 15 岁就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并于19岁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经济学和数学统计学,并担任经济学和政治学部门的研究助理。

2020 年至今,他成为牛津大学全球优先研究所(Global Priorities Institute)的研究员,专注于经济增长和长期风险的研究。

在加入 OpenAI 之前,Aschenbrenner 还在 FTX 创始人 Sam Bankman-Fried 创办的慈善基金 Future Fund 短暂任职,该基金旨在资助“改善人类长期前景”的项目。

2023 年,Aschenbrenner 加入 OpenAI 超对齐团队(Superalignment Team),专注于解决 AI 对齐问题,以确保 AI 系统按照人类的意图行事。

▍因泄露信息遭 OpenAI 解雇

今年,OpenAI 因涉嫌泄露信息解雇了两名员工,分别是 Leopold Aschenbrenner 和 Pavel Izmailov,他们曾在一个专注于 AI 安全的团队工作,这个团队由 Ilya Sutskever 在去年夏天组建,旨在开发控制和引导先进 AI 的技术。

对于解雇的解释,Aschenbrenner 表示他曾撰写了一份内部备忘录,批评 OpenAI 在保护关键算法信息和模型权重方面的能力,之后这份文件最初在他的同事和一些领导之间分发,后来因一次显著的安全事件被提交给董事会。

随后,OpenAI HR 向他发出正式警告,认为他的备忘录是一个重大问题。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推动更好的安全措施。据称,OpenAI 管理层对他决定通知董事会特别不满,随后对安全问题施加了压力。

此外,Aschenbrenner 被解雇的直接原因是他与外部研究人员分享了一份文件,OpenAI 认为该文件包含敏感信息,但 Aschenbrenner 坚持认为文件中没有机密信息,并且分享以获取反馈是公司的常规做法,该文件包括一个 2027~2028 年实现 AGI 时间表,Aschenbrenner 认为这已经是公开信息。

▍2027 年实现 AGI,伴随超智能

Aschenbrenner 将当前关于 AI 的讨论分为两派:一种是完全停止AI发展(如Eliezer Yudkowsky 所倡导的),另一种是全速推进(无视风险),他认为这两种极端立场都是不可行的。

他建议最大限度地加速 AGI 对齐的研究,类似于“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加速疫苗生产,同时在 AI 实验室的自我监管和独立监控下,通过独立评估(如 ARC 评估)确保安全。

Aschenbrenner 还指出,美国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运动,以应对 AGI 需求。数万亿美元将被投入到GPU、数据中心和电力建设上,美国的电力生产预计将在本十年末增长数十个百分点。

他认为,到 2027 年实现 AGI 是非常有可能的。从 GPT-2 到 GPT-4 的进步显示了 AI 能力的巨大跃升,他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计算能力和算法效率的持续提升将使AGI 成为现实。

此外,Aschenbrenner 还认为,AI 进步不会停留在与人类相当的水平。数百万的AGI 将能够自动化 AI 研究,可能在一年内压缩十年的算法进步,从而迅速从人类水平发展到超智能。

▍对 AI 安全投入不足

Aschenbrenner 指出,目前美国 AI 实验室在安全方面投入不足,亟需加强防护措施,控制比人类更聪明的 AI 系统是一个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虽然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在快速的智能爆炸期间,可能会出现失控的风险,这将是极其紧张的局面。

他还认为超智能将赋予决定性的经济和军事优势,AGI 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武器,与冷战时期的核武器相似,失控的 AGI 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此外,他预测到 2027~2028 年,美国将启动某种形式的 AGI 项目,因为仅靠初创公司无法应对超智能的挑战。


注意:以上文本为按照指定要求转换后的Markdown格式文档,保留了原文的图片链接。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高通亮出AI PC软硬件全家桶,联手微软领跑苹果

文章来源: 智东西

AI PC产业变革进行时,高通已先行一步。

作者 | 云鹏

编辑 | 漠影

最近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火爆开幕,现场人潮汹涌,各家巨头的CEO纷纷亲自来到展台现场与大家互动。


纵观展会全场,视野之所及均被铺天盖地的“AI”占满,AI PC无疑抢占了绝对的C位,也成为传统PC领域的“新物种”。

可以看到,一切产品和技术都在向着AI奔跑,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技术,正成为颠覆整个PC市场的最大变量。

各路芯片巨头、操作系统巨头以及PC终端厂商、应用厂商、大模型厂商纷纷亮出自己的最前沿的产品和技术。

为AI PC之战,好戏才刚刚开始。

如今,高通的AI已经赋能数十亿边缘终端设备,横跨智能手机、汽车、XR、PC以及企业级AI,面对AI PC新浪潮,未来高通将带给消费者和产业怎样新的惊喜,值得期待。


source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高通亮出AI PC软硬件全家桶,联手微软领跑苹果

AI PC产业变革进行时,高通已先行一步。

最近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火爆开幕,现场人潮汹涌,各家巨头的CEO纷纷亲自来到展台现场与大家互动。


纵观展会全场,视野之所及均被铺天盖地的“AI”占满,AI PC无疑抢占了绝对的C位,也成为传统PC领域的“新物种”。

可以看到,一切产品和技术都在向着AI奔跑,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技术,正成为颠覆整个PC市场的最大变量。

各路芯片巨头、操作系统巨头以及PC终端厂商、应用厂商、大模型厂商纷纷亮出自己的最前沿的产品和技术。从传统x86市场的英伟达、英特尔、AMD到Arm生态的高通、联发科,各家纷纷针对AI优化迭代各自的产品,各种芯片的“AI TOPS”算力可以说是“一路狂飙”,一切新特性都剑指让AI PC的用户体验更好。

微软更是重点联手高通,逐渐建立起AI PC的行业“新标准”,推出了Copilot+PC系列产品。

毫无疑问,AI PC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AI PC的发展,也将在产业各方的大力推动下迈入高速行驶的快车道。
在各类AI PC产品快速涌现的当下,我们能看到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移动PC正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也成为当下巨头争夺的关键产业高地。

作为移动芯片领域头部玩家的高通,也自然成为促进AI PC新生态发展的核心推手。

在COMPUTEX大会上,高通CEO安蒙与华硕、戴尔、惠普、联想、微软和三星等PC行业核心玩家的高管进行了交流,进一步解读了高通在AI PC领域的关键产品技术布局,以及高通对于AI PC产业发展的深入思考。

高通的骁龙X系列平台,毫无疑问正在成为重塑传统PC市场格局的关键变量,高通也成为推动AI PC新生态发展的核心力量。

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

---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https://gptnb.com)。

阿里Qwen2正式开源,性能全方位包围Llama-3

Qwen 系列会是众多大学实验室新的默认基础模型吗?

斯坦福团队套壳清华大模型的事件不断发酵后,中国模型在世界上开始得到了更多关注。不少人发现,原来中国已经有不少成熟的大模型正在赶超国外。


HuggingFace 平台和社区负责人 Omar Sanseviero 曾表示,AI 社区一直在「忽视」中国机器学习生态系统的工作,他们正在用有趣的大语言模型、视觉大模型、音频和扩散模型做一些令人惊奇的事情,如 Qwen、Yi、DeepSeek、Yuan、WizardLM、ChatGLM、CogVLM、Baichuan、InternLM、OpenBMB、Skywork、ChatTTS、Ernie、HunyuanDiT 等。

今日,阿里云通义千问团队 Qwen2 大模型开源的消息吸引了众多 AI 开发者的目光。Qwen2-72B 性能超过了业界著名的开源模型 Llama3-70B,也超过文心 4.0、豆包 pro、混元 pro 等众多国内闭源大模型。所有人均可在魔搭社区和 Hugging Face 免费下载通义千问最新开源模型。

相比今年 2 月推出的通义千问 Qwen1.5,Qwen2 整体性能实现代际飞跃。而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出的权威模型测评榜单 OpenCompass 中,此前开源的 Qwen1.5-110B 已领先于文心 4.0 等一众国内闭源模型。可见 Qwen2 的能力更加非凡。

图片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

AI芯片股全线走高,ComputeX展示了什么趋势?

AMD AI芯片更新加速至“一年一更”、CoPilot+PC早期反馈喜忧参半、GB200配置或成为未来主流规格、英特尔和AMD将于下半年推出新一代服务器CPU……

作者 | 李笑寅
编辑 | 硬 AI

隔夜美股市场,英伟达市值首破3万亿美元,半导体板块集体大涨,费城半导体指数和半导体行业ETF SOXX分别收涨超4.5%和约4.3%,均创历史最高。个股台积电收涨6.8%,创历史新高,市值达8400亿美元。


受此提振,今日A股芯片股全天走强,工业富联涨停。

5月29日,Computex 2024大会在中国台湾举办,AMD、英特尔、Arm和联发科在内的全球科技巨头汇聚一堂。6月3日,摩根大通曾发布系列研报,总结了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主题演讲的亮点,包括:AI芯片路线图、供应链受益者、Blackwell已投产等。

继系列研报之一后,摩根大通发布最新系列研报之二,对大会亮点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并探讨了AI芯片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01

Computex关注度空前高涨

摩根大通表示,参加Computex已有约18年,这是可能是全球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这凸显了中国台湾科技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是长期发展的良好征兆。

02

AMD AI芯片的迭代更新速度

也加速至“一年一更”

AMD公布了Instinct AI芯片的年度迭代计划,路线图持续至2026年。MI325X(拥有高达288GB的HBM3e内存)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基于CDNA 4架构并支持FP4/FP6的MI350系列将在2025年推出,采用全新CDNA架构设计的MI400计划在2026年推出。

AMD的迭代模式似乎与英伟达的路线图相似,都是集中在提高HBM密度。

摩根大通认为,随着下半年N3加速采用以及SoIC和CoWoS的广泛应用,HBM供应商、台积电和先进封装供应链将从中受益最多。

03

CoPilot+PC初登台

早期反馈喜忧参半

高通、AMD份额领先英特尔

微软在5月底的Build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CoPilot+PC,搭载拥有全新神经处理单元(NPU)的芯片,可实现每秒超过40万亿次即40+TOPS运算,并提供长效续航。在Computex大会上,大多数PC OEM已经应用并展示了CoPilot+ PC,起价为1200美元。

摩根大通接到的初步反馈表明,CoPilot+PC的AI功能表现不均衡,尚不足以推动PC的大规模升级周期,但应用支持可能会在2024年下半年扩展。

在SoC供应商中,高通的Snapdragon X Elite CPU在初期产品中占据了最大份额,AMD的Ryzen AI 300 APU也表现得非常积极,而英特尔的Lunar Lake CPU平台将在假日季前后才可用。

链接: 原文链接

感谢阅读!如果您对AI的更多资讯感兴趣,可以查看更多AI文章:GPTNB